一种体外灌注系统以及动脉分流计算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14464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29 1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体外灌注系统以及动脉分流计算方法,属于器官移植领域,动脉支路以及静脉支路分别从储血器延伸而出并与器官仓内的离体器官的动脉以及静脉对应连接,动脉支路设有动脉泵以及氧合结构,静脉支路设有静脉泵,分流支路的第一端与动脉支路连接,分流支路的第二端与静脉支路连接,第一端位于氧合结构以及器官仓之间,第二端位于静脉泵以及储血器之间,通过上述设计,采用双泵‑单氧合方案,双泵分别为动脉和静脉两路提供动力,避免了两路之间压力流量的串扰;采用单氧合,减少了溶血、耗材成本,只需一个气体控制模块减少了设备成本,分流支路将静脉氧饱和度调节至合适范围,实现动脉高氧、脉动;静脉低氧、恒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器官移植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体外灌注系统以及动脉分流计算方法


技术介绍

1、器官移植随着科技的发展已经得到长足的进步,但是器官的体外保存仍是影响器官移植预后的重要因素。现有技术中多采用灌注系统向离体器官连续注入适当的灌流液,或者通过与血管所连结的套管向血管内流注灌流液,使离体的组织、器官能长时间保持生活状态,从而保存离体器官。

2、现有的体外灌注系统分为双泵-双氧合方案以及单泵-单氧合方案。

3、双泵-双氧合方案为动静脉路单独泵送和氧合,在进入器官前互不关联,这种方案好处是调控方便,动静脉两路的流量压力和血氧都有各自路上的泵和氧合器单独控制,彼此独立不影响;但缺点在于:(1)双氧合增加了氧合器个数,对于长时程灌注而言必须用两个价格昂贵的长效pmp氧合器,增加了每次灌注的成本;(2)通常认为泵和氧合器是溶血的主要因素,因此相对而言双泵-双氧合方案更易造成溶血;(3)双氧合器需要气路系统单独控制两路,增加了设备的固定成本;(4)整体管路预充量偏高。

4、单泵-单氧合方案中单泵同时驱动动脉、静脉两路的问题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体外灌注系统,包括器官仓、储血器、动脉支路以及静脉支路,所述器官仓用于存储离体器官,所述储血器与所述器官仓连通,所述储血器用于存储灌注液,所述动脉支路以及所述静脉支路分别从所述储血器延伸而出并与所述器官仓内的离体器官的动脉以及静脉对应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脉支路设有动脉泵以及氧合结构,所述静脉支路设有静脉泵,所述体外灌注系统还包括分流支路,所述分流支路的第一端与所述动脉支路连接,所述分流支路的第二端与所述静脉支路连接,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氧合结构以及所述器官仓之间,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静脉泵以及所述储血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外灌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体外灌注系统,包括器官仓、储血器、动脉支路以及静脉支路,所述器官仓用于存储离体器官,所述储血器与所述器官仓连通,所述储血器用于存储灌注液,所述动脉支路以及所述静脉支路分别从所述储血器延伸而出并与所述器官仓内的离体器官的动脉以及静脉对应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脉支路设有动脉泵以及氧合结构,所述静脉支路设有静脉泵,所述体外灌注系统还包括分流支路,所述分流支路的第一端与所述动脉支路连接,所述分流支路的第二端与所述静脉支路连接,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氧合结构以及所述器官仓之间,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静脉泵以及所述储血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外灌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合结构包括氧合组件以及气体控制器,所述气体控制器与所述氧合组件连通为所述氧合组件提供所需气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体外灌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合结构还包括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与所述氧合组件连接控制所述动脉支路内灌注液的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体外灌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合组件包括一氧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鑫罗刚银赵义龙杨天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