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栽培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14449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29 10:20
本技术属于农业无土栽培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栽培槽,包括栽培槽本体,所述栽培槽本体包括内层槽和外层槽,所述内层槽位于所述外层槽内侧且与外层槽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内层槽的上端口和所述外层槽的上端口之间为封闭端;所述栽培槽本体的两端均连接有端盖,所述端盖上开设有与所述外层槽和所述内层槽之间的间隙相通的第一连通孔。本技术能够在对植物根部温度控制时提高热交换效率,能够对植物根部氧气浓度人为自由干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农业无土栽培,具体涉及一种栽培槽


技术介绍

1、无土栽培发展到现在经历了萌芽时期,试验研究时期,生产应用时期,大规模集约化,自动化生产时期。无土栽培形式包括雾培,水培,基质培。不管无土栽培发展到了那个阶段,特别是基质培的栽培形式,都需要栽培槽做为装基质的容器,否则无土栽培就无从谈起。

2、栽培槽从刚开始用竹子,芦苇自制小筏子,到用砖砌成槽来盛栽培基质,再发展到后来用高分子复合材料或者泡沫做成梯形栽培槽,还有用铁管布等做成u形栽培槽。这些栽培槽从技术角度解决了基质的盛装及固定问题,但以现代科技农业要求来看,这些栽培槽结构简单,作用单一,无法满足在无土栽培农业生产中对农副产品高品质高产量的要求。

3、无土栽培发展至今,人们已经能够对植物生长的大部分要素实施人工干预(比如阳光,温度,二氧化碳,营养素,水、土壤),甚至智能控制。在植物生长所需的六大要素中,目前只有植物根部氧气浓度还没有实现人为自由控制,只有在水培中,让根部间隙性的暴露在空气中,以此方法来解决植物根部对氧气的吸收问题。而在基质培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应的栽培设备和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栽培槽,包括栽培槽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槽本体包括内层槽和外层槽,所述内层槽位于所述外层槽内侧且与外层槽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内层槽的上端口和所述外层槽的上端口之间为封闭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栽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槽的底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上铺设有滤网,所述端盖下部开设有与所述凹槽相通的第二连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栽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孔包括排水孔和进水孔,外界的液体能够从进水孔进入到所述外层槽和所述内层槽之间的间隙内,所述外层槽和所述内层槽之间的间隙内的液体能够从所述排水孔排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栽培槽,包括栽培槽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槽本体包括内层槽和外层槽,所述内层槽位于所述外层槽内侧且与外层槽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内层槽的上端口和所述外层槽的上端口之间为封闭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栽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槽的底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上铺设有滤网,所述端盖下部开设有与所述凹槽相通的第二连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栽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孔包括排水孔和进水孔,外界的液体能够从进水孔进入到所述外层槽和所述内层槽之间的间隙内,所述外层槽和所述内层槽之间的间隙内的液体能够从所述排水孔排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栽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通孔包括进气孔和排液孔,所述进气孔和所述排液孔与所述凹槽正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栽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底部与所述外层槽底部重叠且连接,所述凹槽将所述内层槽和所述外层槽之间的间隙分隔成独立的左腔和右腔;所述第一连通孔包括排水孔和进水孔,所述端盖上的排水孔和进水孔均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排水孔分别位于所述端盖两侧且分别与所述左腔和所述右腔连通,两个所述进水孔分别位于所述端盖两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明强卢永泉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物唯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