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金贞植专利>正文

形成有突起的鱼饵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123 阅读:2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海上钓鱼用的形成有突起的鱼饵杓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在杓部内侧面穿设有多个气孔,且在所穿设的多个气孔之间设置有多个突起,以使鱼饵被全部抛出,而不贴在杓部的内侧面上;在杓部前侧的前端部上,向前并列形成有多个突出线和切开槽,以在投掷鱼饵时引导鱼饵易于投向所定的目标位置上;且杓部的入口侧上端部形成为向外弯曲的圆形,使盛在内侧的鱼饵容易向杓部外侧脱离;杓部前侧终端形成为平面形,易于刮取鱼饵。(*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海上钓鱼时使用的鱼饵杓及其制备方法,更具体说是,涉及一种形成有突起的鱼饵杓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在杓部内侧面穿设有多个气孔,且在所形成的多个气孔之间设有多个突起,以使鱼饵被全部抛出,而不贴在杓部的内侧面上,在杓部的前端部的内侧面上,向前并列形成有多个突出线和切开槽,以在投掷鱼饵时引导鱼饵易于投向所定的目标位置上,杓部的入口侧上端部形成为向外弯曲的圆形,使盛在内侧的鱼饵容易向杓部外侧脱离,且杓部前侧终端形成为平面形,易于刮集鱼饵。
技术介绍
以往鱼饵杓的杓部内侧面形成为平面状,在使用时由磷虾(虾的一种)和捕鱼剂的混合物组成的通常的钓鱼用鱼饵,由于从鱼饵渗出的水分(磷虾本身含有大量水分)会贴附在杓部的内侧面上,形成瞬间的真空状态,因此鱼饵的投掷不大流畅,大量的鱼饵会残留在杓部面上,无法将鱼饵投掷到目标地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人提出了韩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第10-2002-0015256号的形成有气孔的鱼饵杓及其制备方法并被授予了专利权,如图4所示,以往的形成有气孔的鱼饵杓1’中气孔5’和多个突出线7’用于解除杓部3’内侧面的真空状态并流通空气,但是由于在杓部3’前侧的前端部上只形成有突出线7’,因此空气的流动不够顺畅,鱼饵会贴附在杓部前侧的前端部上,而且鱼饵会贴附或堆积在所述气孔5’之间而堵塞气孔5’,并由此阻断空气的流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即,提供一种将鱼饵装进鱼饵杓的杓部进行投掷时,可使鱼饵容易地脱离杓部的内侧面而不是残留在杓部内侧面上,并可以把鱼饵准确地投掷到使用者所需的目标地点上的鱼饵杓及其制备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鱼饵杓的特征在于,在杓部内侧面穿设有多个气孔,且在穿设的所述多个气孔之间突出形成有多个突起,从而使鱼饵全部脱离杓部内侧面而不贴附在其上,而且在杓部前端部的内侧面上形成有多个突出线和切开槽,杓部入口侧的上端部形成为向外弯曲的圆形,杓部的终端形成为平面状。附图说明图1是部分切开本专利技术鱼饵杓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鱼饵杓的主视图。图3A是沿图2中A-A’的截面图。图3B是沿图2中B-B’的截面图。图3C是沿图2中C-C’的截面图。图4是部分切开以往鱼饵杓的状态的立体图。图中,1、1’-鱼饵杓,2-把手,3、3’-杓部,4-连接杆,5、5’-气孔,6-突起,7、7’-突出线,8-切开槽,9-上端部。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形成有突起的鱼饵杓1用于钓鱼,可以盛装鱼饵进行投掷,是由把手2、连接该把手2和杓部3的长连接杆4以及杓部3构成。杓部3是形成为内部凹陷的半鸡蛋形而盛装鱼饵的部分,在其内侧面上从杓部3下端至大约2/3处以一定间隔穿设有多个气孔5,使空气顺利流通到杓部3内侧,且在穿设的所述多个气孔5之间,突出形成有多个突起6,防止因鱼饵贴附或堆积在所述气孔5之间并堵塞所述气孔5而阻断空气流通,从而使鱼饵全部脱离杓部内侧面3而不贴附在其上,且在杓部3前侧的前端部上没着杓部3的内侧面,向前并列形成有多个突出线7,以引导投掷鱼饵时鱼饵的流向,在所述多个突出线7之间的部分穿设有多个细长的线形切开槽8,以在投掷鱼饵时在杓部3的前侧形成空气的流动,从而防止部分鱼饵贴附在杓部3内侧面的前侧上。另外,杓部3入口侧的上端部9形成为向外弯曲的圆形,以减少被装在内侧的鱼饵和杓部3入口侧的内侧面之间的磨擦,从而在投掷鱼饵时使鱼饵容易地向杓部外侧脱离,而且杓部3的前侧终端形成为平面状,易于在装有鱼饵的箱子中刮取鱼饵而盛到杓部3内。所述气孔5有规则地排列(以上下2~4mm、左右2~4mm左右的间隔排列为宜)在杓部3的内侧面上,其直径大约在0.5~3.0mm,且只从杓部3的下端至前侧的前端部的2/3的区域穿设有气孔5,从而向整个杓部3引导空气流动,防止瞬间发生在鱼饵和杓部3内侧面之间的真空状态,而如上所述只从杓部3的下端至前端部的2/3的区域穿设气孔5的原因是,如果一直将多个气孔5穿设到杓部3前侧的前端部,则在投掷鱼饵时鱼饵会沿着突出线7被引到杓部3的前侧,使残留的鱼饵夹在穿设在前端部的多个气孔5中,从而阻碍鱼饵的流动,无法将鱼饵投到所需的地点。所述杓部3的突起6以圆形突出形成在气孔5之间,或者突出形成为整个以线形连接在气孔5之间的状态,且其突出高度大约在0.5~2.0mm左右。所述切开槽8可将瞬间的空气流动引导至杓部3前侧的前端部,以将鱼饵投掷到所需的位置,其左右宽度大约在0.5~2.0mm左右,长度大约在5.0~15mm左右。如上所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将鱼饵盛在鱼饵杓的杓部进行投掷时,通过多个气孔向杓部内部产生空气的流动,从而防止发生瞬间的真空状态,同时由形成在气孔之间的多个突起,可使鱼饵全部被抛出而不贴附在杓部的内侧面上,并沿着形成在杓部前侧的内侧面上的突出线引导鱼饵的流向,同时通过切开槽引导空气的流动,防止鱼饵残留在杓部前侧的前端部,可以将分量准确的鱼饵投掷到使用者所需的位置,而且具有易于从存储有鱼饵的箱子中刮取的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形成有突起的鱼饵杓,在杓部的内侧面以一定间隔穿设有多个气孔,且在杓部前侧的前端部沿着杓部内侧面并排突出形成有多个突出线,其特征在于,在穿设的多个所述气孔(5)之间突出形成有多个突起(6),以防止鱼饵因贴附或堆积在所述气孔(5)之间而堵塞气孔(5)从而阻断空气的流通;在所述突出线(7)之间穿设有多个细长的线形切开槽(8),以在投掷鱼饵时在杓部(3)的前侧产生空气的流动,避免残留的鱼饵贴附在杓部(3)的内侧面的前侧;杓部(3)的入口侧的上端部(9)形成为向外弯曲的圆形,以使装在内侧的鱼饵易于向杓部(3)外侧脱离;杓部(3)前侧终端形成为平面状。

【技术特征摘要】
KR 2002-12-13 2002-00795271.一种形成有突起的鱼饵杓,在杓部的内侧面以一定间隔穿设有多个气孔,且在杓部前侧的前端部沿着杓部内侧面并排突出形成有多个突出线,其特征在于,在穿设的多个所述气孔(5)之间突出形成有多个突起(6),以防止鱼饵因贴附或堆积在所述气孔(5)之间而堵塞气孔(5)从而阻断空气的流通;在所述突出线(7)之间穿设有多个细长的线形切开槽(8),以在投掷鱼饵时在杓部(3)的前侧产生空气的流动,避免残留的鱼饵贴附在杓部(3)的内侧面的前侧;杓部(3)的入口侧的上端部(9)形成为向外弯曲的圆形,以使装在内侧的鱼饵易于向杓部(3)外侧脱离;杓部(3)前侧终端形成为平面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形成有突起的鱼饵杓,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贞植
申请(专利权)人:金贞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