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极膜导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11279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24 22:3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极膜导辊,包括空心的辊体和实心的轴头,辊体的外圆周面缠绕至少一层碳纤维布,辊体的两端连接轴头,辊体及轴头均由铝合金材料制成,辊体的内圆周面轴向通长设置若干条加强筋,轴头的外圆周面轴向设置有与所述加强筋一一对应的凹槽,轴头与辊体通过辊体加强筋和轴头凹槽嵌合固定连接。本技术可以有效减小导辊的自重,提高其转动灵活性,可以极大地减小电极膜与导辊的摩擦,保护电极膜的表面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极膜成型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电极膜导辊


技术介绍

1、干法电极技术是目前先进的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之一,基于干法成型的压延机在加工电极膜时,只需将混合均匀的电极粉体原料直接向辊压机的压辊之间给料,通过压辊的多级辊压即可将原料辊压成电极膜。辊压机的机架上一般设置有两根相对转动的压辊和至少一根导辊,电极膜由两根压辊辊压成型后,通过导辊引出。现有电极膜导辊一般采用钢棍包胶结构,包胶层易老化,使导辊使用寿命降低,且包胶层与电极膜摩擦系数大,容易损伤电极膜表面性能;并且现有导辊总体重量较重,转动惯量大,随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极膜导辊。

2、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电极膜导辊,包括空心的辊体和实心的轴头,辊体的外圆周面缠绕至少一层碳纤维布,辊体的两端连接轴头,辊体及轴头均由铝合金材料制成,辊体的内圆周面轴向通长设置若干条加强筋,轴头的外圆周面轴向设置有与所述加强筋一一对应的凹槽,轴头与辊体通过辊体加强筋和轴头凹槽嵌合固定连接。

4、进一步地,所述轴头呈阶梯状,包括直径从大到小依次设置的辊体连接部、过渡部及轴承安装部,辊体连接部上开设连接辊体的凹槽,轴承安装部远离过渡部的一端设置用于安装轴承挡圈的环形卡槽,环形卡槽与过渡部之间用于安装轴承。

5、进一步地,轴承安装部的末端设置倒角。

6、进一步地,所述若干条加强筋沿辊体周向均匀分布。

7、进一步地,所述若干条加强筋的横截面呈圆弧形、三角形或梯形。

8、进一步地,所述碳纤维布的克重为300g/m2,缠绕5-10层。

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0、1、本申请采用铝合金辊体和轴头,可以有效减小导辊的自重,提高其转动灵活性。

11、2、通过在铝合金辊体的外表面包裹碳纤维布,一方面可以增加铝合金导辊的强度和抗弯曲变形能力,提高导辊使用寿命;另一方面由于碳纤维材料的摩擦系数仅为钢材的二十分之一,可以极大地减小电极膜与导辊的摩擦,保护电极膜的表面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极膜导辊,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心的辊体和实心的轴头,辊体的外圆周面缠绕至少一层碳纤维布,辊体的两端连接轴头,辊体及轴头均由铝合金材料制成,辊体的内圆周面轴向通长设置若干条加强筋,轴头的外圆周面轴向设置有与所述加强筋一一对应的凹槽,轴头与辊体通过辊体加强筋和轴头凹槽嵌合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极膜导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头呈阶梯状,包括直径从大到小依次设置的辊体连接部、过渡部及轴承安装部,辊体连接部上开设连接辊体的凹槽,轴承安装部远离过渡部的一端设置用于安装轴承挡圈的环形卡槽,环形卡槽与过渡部之间用于安装轴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极膜导辊,其特征在于,轴承安装部的末端设置倒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极膜导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条加强筋沿辊体周向均匀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极膜导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条加强筋的横截面呈圆弧形、三角形或梯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极膜导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布的克重为300g/m2,缠绕5-10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极膜导辊,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心的辊体和实心的轴头,辊体的外圆周面缠绕至少一层碳纤维布,辊体的两端连接轴头,辊体及轴头均由铝合金材料制成,辊体的内圆周面轴向通长设置若干条加强筋,轴头的外圆周面轴向设置有与所述加强筋一一对应的凹槽,轴头与辊体通过辊体加强筋和轴头凹槽嵌合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极膜导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头呈阶梯状,包括直径从大到小依次设置的辊体连接部、过渡部及轴承安装部,辊体连接部上开设连接辊体的凹槽,轴承安装部远离过渡部的一端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钟斤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瓦科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