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底养鱼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101 阅读:4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双层底养鱼池,包括一鱼池体,其特征是该鱼池体内装有管式板,后者的中心处有一水位控制管,下面由活动支架支撑。所述的管式板整体为圆形或方形,分割成多块,相邻块之间用活页插销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原养鱼池的基础上增加一层管式板作池底,使鱼类栖息的空间增大,从而使养殖密度增大,以达到稳产高产的效果;另外,该管式板采用管式PVC材料制造,该管式PVC板内部作为生物载体能附着生物细菌,起到水质净化的作用。这样使用本双层底养鱼池养鱼,不仅能使养殖容量大大提高,而且能使水质得到极大的改善。(*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平鲽等底栖鱼类养殖的双层底养鱼池
技术介绍
目前,在养殖业中,由于平鲽等底栖鱼类长期生活在养殖池的底部,而养殖池的中上部大量的水域面积被浪费掉了。随着工厂化养殖向集约化高密度方向发展,传统养殖平鲽鱼类的装置已经满足不了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层底养鱼池,它能弥补现有鱼池的上述缺点。一种双层底养鱼池,包括一鱼池体,其特征是该鱼池体内装有管式板,后者的中心处有一水位控制管,下面由活动支架支撑。本专利技术在原养鱼池的基础上增加一层管式板作池底,使鱼类栖息的空间增大,从而使养殖密度增大,以达到稳产高产的效果;另外,该管式板采用管式PVC材料制造,该管式PVC板内部作为生物载体能附着生物细菌,起到水质净化的作用。这样使用本双层底养鱼池养鱼,不仅能使养殖容量大大提高,而且能使水质得到极大的改善。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例方式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本双层底养鱼池包括一鱼池体6,其特征是该鱼池体6内装有管式板2,后者下面由活动支架3支撑。管式板2的中心处有一水位控制管1,鱼池体6由水泥或玻璃钢制成,是一种桶形容器。使用时通过进水管将水充入鱼池体6内,水位控制管1的下口与排水总管相连,起控制水位的作用。三个活动支架3均匀分布,用于支撑管式PVC板2。管式板2整体为圆形或方形,分割成多块,相邻块之间用活页5或插销4连接。需要将管式PVC板2从鱼池体6中拿出时,通过活页5可将管式PVC板2折叠,拔掉插销4,管式PVC板2就分为两部分,然后再将这两部分折叠能使其容易从鱼池体6中取出。使用本双层底鱼池进行平鲽等底栖鱼类养殖,可使单位水体的养殖密度显著增大,在水质及溶氧等条件均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可使养殖密度增加1/2,从而增加养殖产量。本实施例中管式PVC板2的大小为鱼池体6底部面积的2/3,整体呈圆形,均分为四等份,每份单独制作完成后,每两份之间用活页5连接成一大块可折叠,安装时两大块之间通过插销4连接,不用时活动支架3可折叠起来,材料可选用PVC管或其它材料,PVC管的内部可作为生物附着的载体,兼有水质净化的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层底养鱼池,包括一鱼池体(6),其特征是该鱼池体(6)内装有管式板(2),后者的中心处有一水位控制管(1),下面由活动支架(3)支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底养鱼池,包括一鱼池体(6),其特征是该鱼池体(6)内装有管式板(2),后者的中心处有一水位控制管(1),下面由活动支架(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协法杜守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