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退火炉配件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退火炉底座。
技术介绍
1、铜带在加工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退火这一步骤,而目前退火步骤大多是采用罩式退火炉进行处理,罩式退火炉的底座是用作对铜带卷料支撑的主要部位,但是,目前的底座大多仅是简单的板块结构,铜带卷的底部抵持在底座上,缺少所需的通风间距,导致热量传递不充分,影响整体的退火质量,故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退火炉底座,其结构新颖,可提供稳固的支撑,提及所需的通气间距,维持顺畅的通气,方便热量的传递。
2、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退火炉底座,包括底板,固定设于底板顶面的支撑架,支撑架包括托板,托板的底面与底板的顶面之间通过多个支撑块连接,托板与底板之间空留出通风夹道;托板的顶面固定设有网框,网框的空位底面设有与通风夹道连通的气孔。
4、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网框包括多个由内至外依次嵌套的凸环,凸环之间通过多条凸条连接,凸条沿托板的径向方向延伸,多条凸条绕托板的中心圆周阵列分布,凸条与凸环之间形成多个网格,气孔对应设于网格的底部。
5、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位于网格内的气孔的长度自托板中心往外逐渐增加,且气孔位于对应的网格的中心处。
6、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支撑块分为第一支撑块、多个第二支撑块、多个第三支撑块;第一支撑块设于托板的中心处;第二支撑块呈长条状结构
7、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第二支撑块自托板的中心向外逐渐扩大,第二支撑块位于对应的气孔的中心连线上,对应的气孔经第二支撑块一分为二。
8、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同一个第三支撑块组的第三支撑块的直径朝远离托板中心的方向逐渐增大。
9、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第三支撑块对应凸条与凸环的交汇处设置 。
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退火炉底座,其结构新颖,包括底板,固定设于底板顶面的支撑架,支撑架包括托板,托板的底面与底板的顶面之间通过多个支撑块连接,提供稳固的支撑;托板与底板之间空留出通风夹道,托板的顶面固定设有网框,网框的空位底面设有与通风夹道连通的气孔,网框作为与铜带卷的直接接触部位,可对铜带卷的底部进行架空支撑,配以通风夹道作为通气的部位,热气可从通风夹道处进入,再通过气孔铜带卷的底部输送,维持顺畅的通气,方便热量的传递,提高退火处理的效率及质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退火炉底座,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退火炉底座,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退火炉底座,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退火炉底座,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退火炉底座,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退火炉底座,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退火炉底座,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退火炉底座,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退火炉底座,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退火炉底座,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退火炉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非,余逸娘,罗萍,张金卿,易外庚,周雯,
申请(专利权)人:清远楚江高精铜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