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车身,具体地,涉及一种汽车侧围三角窗结构及汽车侧围外板。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崛起,汽车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还新增了智能化、便捷化的功能布置。汽车后三角窗主要是增加车内透光度和支撑车架的作用,现如今可以在三角窗位置处布置灯具和显示屏等,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作为显示屏与其他车辆或者行人互动,也可以作为灯具起到照明和警示的作用。但是现有的三角窗结构在安装多功能元件时,会导致多功能元件向外凸出,影响外观;如果加深三角窗的沉台深度,会使得三角窗安装面与侧围外板有较高的落差,导致侧围外板成型困难,容易开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汽车侧围三角窗结构,使得三角窗区域能够搭接不同的多功能元件,且不影响车体外观;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汽车侧围外板,减缓了侧围外板的高低落差,便于成型。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汽车侧围三角窗结构,包括主体外板、与所述主体外板连接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向一侧凹陷的安装槽,在所述安装槽的底部设有第一安装孔;在所述主体外板上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安装板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处,且所述安装槽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
4、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侧围三角窗结构,通过在三角窗的主体外板设置第二安装孔以及安装板,安装板上设置的向一侧凹陷的安装槽,整个安装板类似一个碗状,在安装多媒体元件时,多媒体元件安装在安装板的安装槽内,多媒体元件的线束通过第一安装孔进行走
5、另外,由于安装板与主体外板不是一体的,在生产时,可以根据所需要搭载的多媒体元件的结构型号,制备相对应的安装板结构,安装板的结构便于生产,而且生产难度较低,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侧围外板的生产难度,节省了侧围外板的生产周期和成本。
6、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的底部设有第一定位孔。根据上述技术手段,通过第一定位孔实现对安装板的定位,便于安装;在安装所述安装板时,相应的在进行组装侧围外板的设备上,设有一个第一定位凸起,将第一定位孔卡入定位凸起中,实现对安装板的定位。
7、进一步地,所述主体外板上设有第二定位孔。根据上述技术手段,通过第二定位孔实现对主体外板以及侧围外板的定位,相应的,在安装侧围外板时,车体上设有对应的第二定位凸起,通过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实现对侧围外板的安装定位。
8、进一步地,所述主体外板上还设有用于安装多功能元件的第三安装孔。通过安装槽、第一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实现对多媒体元件的安装。
9、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与所述主体外板焊接。安装板与主体外板之间通过焊点连接安装。
10、进一步地,所述主体外板上还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与所述主体外板圆滑过渡连接。设置加强筋可以增加三角窗区域的强度,避免开裂、变形;加强筋与主体外板之间圆滑过渡,可以避免成型过程中产生尖角。
11、进一步地,沿着所述第二安装孔的边缘连接有向一侧凸起的翻边,且所述翻边与所述安装槽均位于所述安装板的同一侧。在第二安装孔设置翻边,便于安装上述安装板。在安装所述安装板时,安装槽的侧壁与翻边之间焊接,安装板与主体外板焊接,通过翻边一方面实现对安装槽的限位,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加稳固的实现对安装板的安装。
12、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的槽口与所述安装板交接处设有圆滑的第一过渡台阶。在安装槽的槽口设置圆滑的第一过渡台阶,首先,可以避免成型时出现尖角,其次,通过第一过渡台阶的设置,安装槽的槽口的口径有一个由大到小的变化,可以适配不同尺寸的元件;而且圆滑的设计,也更加美观。
13、进一步地,所述翻边与所述主体外板交接处设有圆滑的第二过渡台阶。翻边与主体外板交接处设置圆滑的第二过渡台阶,使得第二安装孔的孔径也有一个由大到小的变化,可以使得安装板能够更好的安装到第二安装孔内,通过翻边的设计,对安装板也起到一定的定位和防护作用。
14、进一步地,沿着所述主体外板的边缘设有凸台,在所述凸台上设有圆滑的第三过渡台阶。三角窗区域为沉台结构,设置凸台以使主体外板形成沉台结构,因此主体外板边缘位置要高于中间区域,通过第三过渡台阶减缓高低落差,可以有效避免在成型时出现开裂的情况;而且也可以避免起皱。
15、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汽车侧围外板,包括侧围主体,还包括以上所述的三角窗结构,所述主体外板与所述侧围主体一体成型。
16、根据上述技术手段,可以在侧围外板三角窗区域安装不同功能的多媒体元件,展示汽车的各项功能;例如,安装显示屏可以在驾驶过程中展示必要信息给相邻车辆或行人,较少交通事故。安装灯具可以在车辆驻车时提醒两侧的过往行人注意避让,更改不同功率的灯具可以作为野营时的照明工具或者投影设备。通过在三角窗区域搭配不同的功能元件,可以在多种场景灵活运用。通过本技术设计的三角窗结构,可以实现扩展侧围外板三角窗区域的功能,搭载不同的多媒体元件,提升客户体验感。
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8、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侧围三角窗结构及汽车侧围外板,通过在侧围外板三角窗区域设置第二安装孔以及安装板,从而能够搭配安装多媒体元件,增加了汽车的功能、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用户使用感;
19、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侧围三角窗结构及汽车侧围外板,使得多媒体元件具有较多的安装空间,不会向车体外凸出影响外观;
20、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侧围三角窗结构及汽车侧围外板,通过第二安装孔、安装板以及第三过渡台阶的设置,可以有效减缓侧围外板的高低面差,降低了侧围外板成型风险,降低了三角窗区域尖角开裂的风险,也进一步简化了侧围外板的设计难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侧围三角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外板(1)、与所述主体外板(1)连接的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上设有向一侧凹陷的安装槽(3),在所述安装槽(3)的底部设有第一安装孔(4);在所述主体外板(1)上设有第二安装孔(5),所述安装板(2)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孔(5)处,且所述安装槽(3)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孔(5)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侧围三角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3)的底部设有第一定位孔(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侧围三角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外板(1)上设有第二定位孔(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侧围三角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与所述主体外板(1)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侧围三角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外板(1)上还设有用于安装多功能元件的第三安装孔(8)。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侧围三角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外板(1)上还设有加强筋(12)。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汽车侧围三角窗结构,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侧围三角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3)的槽口与所述安装板(2)交接处设有圆滑的第一过渡台阶(9);所述翻边(10)与所述主体外板(1)交接处设有圆滑的第二过渡台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侧围三角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主体外板(1)的边缘设有凸台,在所述凸台上设有圆滑的第三过渡台阶(13)。
10.一种汽车侧围外板,包括侧围主体(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三角窗结构,所述主体外板(1)与所述侧围主体(11)一体成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侧围三角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外板(1)、与所述主体外板(1)连接的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上设有向一侧凹陷的安装槽(3),在所述安装槽(3)的底部设有第一安装孔(4);在所述主体外板(1)上设有第二安装孔(5),所述安装板(2)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孔(5)处,且所述安装槽(3)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孔(5)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侧围三角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3)的底部设有第一定位孔(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侧围三角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外板(1)上设有第二定位孔(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侧围三角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与所述主体外板(1)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侧围三角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外板(1)上还设有用于安装多功能元件的第三安装孔(8)。
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丽森,乔俊朋,连海平,王爽,张宏,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