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加工,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模型的非直纹面加工路径插补方法及机床。
技术介绍
1、对于非直纹面加工,刀轴矢量和刀轴点通常不通过加工面来定义,刀轴矢量需要采用另外的方法定义,比如:刀轴矢量与工件上表面垂直,或者刀轴矢量与某个给定矢量平行,或者刀轴矢量通过一个驱动几何(点/线/面)来定义,刀轴矢量的方向确定之后,刀轴点可以通过刀轴矢量与某个几何模型(比如切割时工件下表面,或者铣削加工的驱动点/线/面)的交点来确定,也可以通过给定刀轴矢量的长度来确定。把路径上一系列刀轴点拟合后可以获得刀轴点的数学模型。但是现有技术没有把刀轴点轨迹的数学模型传递给插补模块。因为数控系统的插补器只有刀位点线段的数学模型(比如一段圆弧线)以及该线段起点和终点处刀轴矢量的信息,当插补器对线段模型进行插补计算时,缺乏一种合理的对刀轴矢量进行插补的方法。一种近似的方法是在线段起点和终点处刀轴矢量上各找一点,然后在这两点的连线上进行密化插补,插补点数与刀位点轨迹线段的插补点数一致,把两者对应的插补点的连线方向作为插补后的刀轴矢量。这样的结果是难于获得平滑的刀轴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多模型的非直纹面加工路径插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模型的非直纹面加工路径插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基于工件加工轨迹线以及定义刀轴方向的驱动几何生成加工路径模型信息进一步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模型的非直纹面加工路径插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基于工件加工轨迹线以及定义刀轴方向的驱动几何生成加工路径模型信息进一步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模型的非直纹面加工路径插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基于工件加工轨迹线以及定义刀轴方向的驱动几何生成加工路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模型的非直纹面加工路径插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模型的非直纹面加工路径插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基于工件加工轨迹线以及定义刀轴方向的驱动几何生成加工路径模型信息进一步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模型的非直纹面加工路径插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基于工件加工轨迹线以及定义刀轴方向的驱动几何生成加工路径模型信息进一步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模型的非直纹面加工路径插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基于工件加工轨迹线以及定义刀轴方向的驱动几何生成加工路径模型信息进一步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模型的非直纹面加工路径插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基于工件加工轨迹线以及定义刀轴方向的驱动几何生成加工路径模型信息进一步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多模型的非直纹面加工路径插补方法,其特征在于,把离散后的刀位点与刀轴矢量向远离工件加工面一侧偏移一个刀头半径,再把偏移后的一系列刀位点拟合为样条曲线,作为刀位点轨迹模型,把偏移后的一系列刀轴点拟合为样条曲线,作为刀轴点轨迹模型,并对刀位点轨迹模型和刀轴点轨迹模型按弧长采用预设数学规律划分的方式得到刀位点和刀轴点关联函数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模型的非直纹面加工路径插补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继跃,张仕进,杜二宝,
申请(专利权)人:柔胜刚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