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重隔障防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98984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10 20:11
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对重隔障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块防护板,两块防护板各自通过连接支架组件采用上下对接或者间隔方式安装在对重导轨上。本技术具有一定强度的情形下,无需借助工具即快速完成安装,拆卸方便,结构可匹配不同宽度和厚度的对重导轨,通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梯,特别涉及一种对重隔障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1、国标gb/t7588.1-2020《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5.2.5.5.1项要求“对重(或平衡重)的运行区域应采用隔障防护。该防护应符合下列要求:g)隔障应具有足够的刚度,以确保能承受垂直作用于任何位置且均匀分布在5cm2的圆形(或正方形)面积上的300n的静力,并且所产生的变形不会导致与对重(或平衡重)碰撞”。为保障在电梯底坑区域维护保养人员的安全,该条款对采用的对重隔障提出了保护区域和强度等要求。

2、中国技术授权公告号cn204038808u使用具有凹凸相间的纵向槽道的玻璃钢材料,该结构材料厚度不足且强度较低,在300n的静力作用下变形量已超过电梯轿厢至对重的距离,不能提供有效安全防护。又如中国技术授权公告号cn205634520u采用多套连接支架和螺栓的方式将几个防护栏固定在一起,多个螺栓的紧固需使用工具且安装花费时间长,不具备安装便利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对重隔障防护结构所存在的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对重隔障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块防护板,两块防护板各自通过连接支架组件采用上下对接或者间隔方式安装在对重导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重隔障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两块防护板各自通过连接支架组件采用上下对接方式安装在对重导轨上时,每一防护板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榫头和一凹槽,相邻两块防护板上的榫头插入所述防护板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重隔障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凹槽的硬度小于所述防护板其余部分的硬度并具有弹性变形能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重隔障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采用网状或蜂窝状或片状的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重隔障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块防护板,两块防护板各自通过连接支架组件采用上下对接或者间隔方式安装在对重导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重隔障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两块防护板各自通过连接支架组件采用上下对接方式安装在对重导轨上时,每一防护板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榫头和一凹槽,相邻两块防护板上的榫头插入所述防护板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重隔障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凹槽的硬度小于所述防护板其余部分的硬度并具有弹性变形能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重隔障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采用网状或蜂窝状或片状的金属加强筋和包覆在所述金属加强筋上的非金属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对重隔障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防护板上设置有若干挂孔,在所述连接支架组件中设置有支架夹头,所述挂孔挂在所述支架夹头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对重隔障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挂孔内安装有挂孔防护套,所述挂孔防护套限制所述防护板左右及上下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对重隔障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组件包括一连接支架、一固定式导轨夹和一移动式导轨夹,所述连接支架为l形金属钣金件,所述支架夹头固定在所述l形金属钣金件的横边上,所述固定式导轨夹和移动式导轨夹安装在所述l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继华张同波王宏
申请(专利权)人:永大电梯设备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