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98456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10 2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改善耐钉子拔出性而不使路面损伤性变差的轮胎。在胎面部(1)具有供防滑钉(20)插入的孔(13)的轮胎中,在孔(13)的周围存在与胎面部(1)的轮廓线(L)一致且连接成环状的平坦部(14),在平坦部(14)的周围规定有距孔(13)的中心(O)的距离为4mm~8mm的环状区域(A)时,在该环状区域(A)内混合存在有较平坦部(14)更为隆起的凸部(15)和较平坦部(14)更为凹陷的凹部(1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胎面部具有供防滑钉插入的孔的轮胎,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能够改善耐钉子拔出性而不使路面损伤性变差的轮胎。


技术介绍

1、镶钉轮胎在胎面部具有供防滑钉插入的多个孔,在各孔中插入有防滑钉的状态下使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4)。

2、以这样的方式构成的镶钉轮胎属于冰上行驶性能最优异的类别,自然,其优异的冰上性能是由防滑钉所带来的。另一方面,为了改善法律规定的路面损伤性,防滑钉逐年小型化,与以往相比,耐钉子拔出性有变差的风险。耐钉子拔出性与产品寿命有关,可以说是目前镶钉轮胎的最重要课题之一。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406921号公报

6、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6099668号公报

7、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6565574号公报

8、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第448809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改善耐钉子拔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胎,其在胎面部具有供防滑钉插入的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孔的周围存在与所述胎面部的轮廓线一致且连接成环状的平坦部,在所述平坦部的周围规定有距所述孔的中心的距离为4mm~8mm的环状区域时,在所述环状区域内混合存在有较所述平坦部更为隆起的凸部和较所述平坦部更为凹陷的凹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被配置在以所述孔为中心的同心圆上,所述凹部在所述同心圆的周向的一部分上具有间断的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被配置在与穿过所述孔的中心且与轮胎周向平行的周向线不重叠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轮胎,其在胎面部具有供防滑钉插入的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孔的周围存在与所述胎面部的轮廓线一致且连接成环状的平坦部,在所述平坦部的周围规定有距所述孔的中心的距离为4mm~8mm的环状区域时,在所述环状区域内混合存在有较所述平坦部更为隆起的凸部和较所述平坦部更为凹陷的凹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被配置在以所述孔为中心的同心圆上,所述凹部在所述同心圆的周向的一部分上具有间断的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被配置在与穿过所述孔的中心且与轮胎周向平行的周向线不重叠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被配置在与穿过所述孔的中心且与轮胎周向正交的宽度方向线不重叠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环状区域内规定有距所述孔的中心的距离为4mm~6mm的内侧环状区域和距所述孔的中心的距离为6mm~8mm的外侧环状区域时,所述内侧环状区域中所包含的所述凹部的面积比所述外侧环状区域中所包含的所述凹部的面积大。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芝井孝志坂田俊
申请(专利权)人: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