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态金属微流道散热器优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96524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7 2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态金属微流道散热器优化方法,包括:确定散热器优化的基本参数;确定微流道入口边界条件,建立二维液态金属微流道散热器模型;根据热控指标要求,建立拓扑优化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对多孔介质的逆渗透率系数、材料的热传导系数和材料的比热系数进行材质插值函数定义;对二维液态金属微流道散热器模型迭代计算,获得优化的散热器流道构型;构建液态金属散热器流道的三维模型;将散热器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结果与散热指标、流动指标对比,判断是否满足工作要求;当满足工作要求时,获得相应散热能力最有效的液态金属微流道散热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降低外部驱动系统功率消耗的同时,得到对应最佳的液态金属微流道散热器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传热散热,尤其涉及一种液态金属微流道散热器优化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高密度电子器件和微机电系统的发展,电子电路的集成度和各种大功率电子器件的容量不断提高。电子工业发展面临的巨大问题之一是电子器件中过高的热流密度使得器件工作温度过高。然而,高温是使设备的可靠性降低以及寿命极大缩短的主要原因。因此,液冷系统由于其散热潜力而被广泛研究。

2、传统的液冷通道结构,如直通道、分形通道、s型通道和螺旋形通道等,具备较高的流阻,使得散热效率较低,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散热需求。为了保障高功率和高度集成的电子器件的使用性能和循环寿命,必须针对设备开发最佳的、结构紧凑的和高效的液体冷却系统。这就使得微流道散热器成为最佳选择。

3、微流道散热器是一种高度紧凑的冷却器件,通道特征尺寸在1微米到1毫米之间,具有超高的传热比面积(传热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在低冷却剂流量的工作条件下可达到较高的散热水平,在器件热管理方面具有优异的性能。相比于传统散热器,微流道散热器具有冷却能力强、抗渗漏、集成度高、结构紧凑、运行安静、图案多样、易于制造等优点,是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态金属微流道散热器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态金属微流道散热器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当不满足工作要求时,进入步骤S9,而后返回步骤S1;所述步骤S9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态金属微流道散热器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本参数包括:热源、散热器边界条件、散热指标、流动指标、材料、散热器尺寸、进出口数量和分布方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态金属微流道散热器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2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态金属微流道散热器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态金属微流道散热器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态金属微流道散热器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当不满足工作要求时,进入步骤s9,而后返回步骤s1;所述步骤s9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态金属微流道散热器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本参数包括:热源、散热器边界条件、散热指标、流动指标、材料、散热器尺寸、进出口数量和分布方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态金属微流道散热器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永波韩海涛王柯翔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