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双向配筋构件混凝土电阻率现场无损检测修正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96347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7 21: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向配筋构件混凝土电阻率现场无损检测修正方法,属于钢筋混凝土无损检测领域。对待检测钢筋混凝土构件进行表面平滑处理,钢筋混凝土构件内部设有双向单层分布的钢筋网格;在待检测钢筋混凝土构件平行于钢筋网格的表面沿钢筋任一轴线方向安装Wenner电极,确定待检测混凝土构件的长、宽、高、构件中钢筋网格的钢筋直径、钢筋网格间距、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和电极间距;基于Wenner技术测量得到混凝土电阻率初始值,通过尺寸效应修正系数和钢筋网格修正系数对混凝土电阻率初始值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真实电阻率。本发明专利技术结合尺寸效应和钢筋网格影响下的修正系数,能够更加准确的对含钢筋网格的混凝土构件质量进行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钢筋混凝土无损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向配筋构件混凝土电阻率现场无损检测修正方法


技术介绍

1、混凝土电阻率与钢筋腐蚀、氯离子渗透性或裂缝存在等指标密切相关。因此,现场测量钢筋混凝土电阻率,特别是现场测量,是一个最重要的目标。

2、wenner技术因其能够很好地避免电极极化误差,并且还有无损性、快速测量和小巧的设计等优点,逐渐成为实验室和现场电阻率检测的首选。但由于wenner技术的使用是基于材料半无限、各向同性和均质介质上这一假设,但混凝土和钢筋之间的电阻率存在显著差异,混凝土内部钢筋的存在会使得电阻率测量结果产生偏差,造成偏差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钢筋直径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3、当前,在大部分工程中,如在大面积的楼板、路面等内部钢筋呈密布式结构,其钢筋结构复杂,布置钢筋网使得混凝土内部钢筋结构形成一个连续的二维或三维受力体系。这种布局能够更均匀地分散荷载,减少局部应力集中,增强了混凝土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因此,在众多大型结构工程中均有使用wenner技术进行检测。

4、使用wenner技术在钢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向配筋构件混凝土电阻率现场无损检测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配筋构件混凝土电阻率现场无损检测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Wenner技术测量得到混凝土电阻率初始值时,需测量多次取均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配筋构件混凝土电阻率现场无损检测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Wenner电极与待检测钢筋混凝土构件表面的接触处涂抹导电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配筋构件混凝土电阻率现场无损检测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Wenner电极布置在待检测钢筋混凝土构件表面的中心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配筋构件混凝土电阻率现场无损检测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配筋构件混凝土电阻率现场无损检测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wenner技术测量得到混凝土电阻率初始值时,需测量多次取均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配筋构件混凝土电阻率现场无损检测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wenner电极与待检测钢筋混凝土构件表面的接触处涂抹导电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配筋构件混凝土电阻率现场无损检测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wenner电极布置在待检测钢筋混凝土构件表面的中心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配筋构件混凝土电阻率现场无损检测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将wenner电极排列方向视为被检测钢筋混凝土构件的长度方向,将布置wenner电极的钢筋混凝土表面内垂直于wenner电极排列方向视为被检测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宽度方向,将垂直于布置wenner电极的钢筋混凝土表面的方向视为被检测混凝土构件的高度方向,将布置wenner电极的混凝土表面至钢筋网格上表面的距离视为被检测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双向配筋构件混凝土电阻率现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晋郑宇航汪雨青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