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离模拟水体不同粒径微塑料水平迁移的装置和方法,属于微塑料分离收集。
技术介绍
1、塑料制品化学稳定性好、可塑性强、成本低廉,已被广泛应用于生活和生产中。环境中累积的塑料垃圾在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下,可分解成微小的塑料颗粒,微塑料是指粒径小于5mm的塑料颗粒。目前,环境中微塑料的丰度已经达到了不可忽视的程度,由于微塑料具有来源广、尺寸小、易迁移等特性,其在各类水环境中广泛存在,因此微塑料可能引起的潜在生态风险需要被人们所重视。
2、为了研究水体中微塑料的丰度及赋存,需要进行实地系统调研,通过采集水样对水体中的微塑料进行检测。但是目前微塑料的检测预处理较为复杂,需要进行过滤、消解和浮选,这些预处理均要采用不同的装置与设备,操作较为繁琐,微塑料容易在不同操作的液体转移过程中发生损失或受到污染。同时微塑料在水体中的水平迁移涉及在自然水体中的赋存情况,目前研究涉及较少,水平迁移过程的模拟值得深入研究。
3、综上,现有技术中的装置无法同时进行不同粒径微塑料的分离并完成不同粒径微塑料的水平迁移模拟,存在微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离模拟水体不同粒径微塑料水平迁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进水口、初过滤层、消解柱与浮选层,所述初过滤层与进水口之间设置有杂质滤网,所述初过滤层内设置有可翻转滤网,所述初过滤层的侧上部设置有预处理旋转喷头,所述预处理旋转喷头位于可翻转滤网的上方,所述初过滤层底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废液缸以及与其连接的第一废液缸控制阀,废液流经所述第一废液缸控制阀进入第一废液缸内;所述初过滤层与消解柱之间设置有第一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模拟水体不同粒径微塑料水平迁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解柱连接于所述初过滤层的下方,用于接收从初过滤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离模拟水体不同粒径微塑料水平迁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进水口、初过滤层、消解柱与浮选层,所述初过滤层与进水口之间设置有杂质滤网,所述初过滤层内设置有可翻转滤网,所述初过滤层的侧上部设置有预处理旋转喷头,所述预处理旋转喷头位于可翻转滤网的上方,所述初过滤层底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废液缸以及与其连接的第一废液缸控制阀,废液流经所述第一废液缸控制阀进入第一废液缸内;所述初过滤层与消解柱之间设置有第一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模拟水体不同粒径微塑料水平迁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解柱连接于所述初过滤层的下方,用于接收从初过滤层中包含微塑料的冲刷液,所述消解柱与初过滤层、浮选层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消解柱内加入有消解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离模拟水体不同粒径微塑料水平迁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选层顶部的一侧设置有加液口,底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废液缸以及与其连接的第二废液缸控制阀,废液流经所述第二废液缸控制阀进入第二废液缸内,所述浮选层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阀门;从加液口加入浮选液对消解液进行浮选,液体分离后将下层液体通入第二废液缸,获得含有微塑料的上清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离模拟水体不同粒径微塑料水平迁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选层为l形结构,l形结构的上端竖直布置且与所述消解柱连接,l形结构的下端水平布置且为所述微塑料收集分离机构的微塑料收集区;所述浮选层下端的微塑料收集区依次设置有网孔孔径递减的第一滤网、第二滤网、第三滤网,所述第一滤网、第二滤网、第三滤网分别用于收集大粒径微塑料、中粒径微塑料与小粒径微塑料;与所述第一滤网下方连接的管道设置第一滤网控制阀,所述第一滤网背离第二滤网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进水控制阀;与所述第二滤网下方连接的管道设置第二滤网控制阀,所述第二滤网朝向第一滤网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进水控制阀;与所述第三滤网下方连接的管道设置第三滤网控制阀,所述第三滤网朝向第二滤网的一侧设置有第三进水控制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离模拟水体不同粒径微塑料水平迁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网朝向第二滤网的一侧、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剑楠,祝明达,邹华,李祎飞,刘国帅,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