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进气格栅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95555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7 21: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主动进气格栅和车辆,所述主动进气格栅包括:框架,所述框架上形成有进气口;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设于所述进气口处,用于调节所述进气口处的进风量;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设于所述框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调节组件相连;其中,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连杆和调节摆臂,所述调节摆臂连接在所述调节连杆和所述驱动件之间,以带动所述调节连杆在Z方向上活动。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主动进气格栅,通过设置调节连杆和调节摆臂,与驱动件和叶片相连,从而形成联动结构,实现了叶片的旋转,可以根据汽车不同工况下的需求调节叶片打开状态,达到优化引擎性能的作用,多连杆结构起到了卸力的作用,防止电机出现断齿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制造,尤其是涉及一种主动进气格栅和车辆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指出,随着越来越多车型搭载主动进气格栅,该产品渐渐被赋予各种各样的属性,除了被人熟知的降低整车风阻系数的功能,还兼具提升外观品质感的功能属性。因此,越来越多的车厂将主动进气格栅作为外置式,直接布局到前脸外观中。

2、现有的外置式主动进气格栅结构型式复杂,零件组成数量多,要求更高的制造和安装精度,成本较高,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在于提出一种主动进气格栅,所述主动进气格栅的结构简单、稳定可靠。

2、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主动进气格栅的车辆。

3、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主动进气格栅,包括:框架,所述框架上形成有进气口;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设于所述进气口处,用于调节所述进气口处的进风量;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设于所述框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调节组件相连;其中,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连杆和调节摆臂,所述调节摆臂连接在所述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主动进气格栅,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进气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摆臂上形成有配合槽,所述调节连杆上形成有配合杆,所述配合杆伸入所述配合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动进气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摆臂上形成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与所述配合槽间隔布置,所述框架包括支撑板,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驱动件相连,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支撑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进气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叶片,所述叶片为多个,多个所述叶片在Z方向上依次排布,每个所述叶片在Y方向的两端均设有第一转轴,每个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动进气格栅,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进气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摆臂上形成有配合槽,所述调节连杆上形成有配合杆,所述配合杆伸入所述配合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动进气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摆臂上形成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与所述配合槽间隔布置,所述框架包括支撑板,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驱动件相连,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支撑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进气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叶片,所述叶片为多个,多个所述叶片在z方向上依次排布,每个所述叶片在y方向的两端均设有第一转轴,每个所述叶片的两端均通过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进气口的内壁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动进气格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板和压板,所述支撑板设于所述进气口靠近所述驱动件的一侧,所述压板设于所述进气口远离所述驱动件的一侧,所述压板与所述进气口的边沿配合限定出第一轴孔,所述支撑板上形成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萌庄滨煌龚翔杨勇刘松高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