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固态电池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94748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7 2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全固态电池及其应用,所述全固态电池至少包括:至少两层第一固态电解质层,分别设置在所述全固态电池的正极侧和负极侧,所述第一固态电解质层的离子电导率为1×10<supgt;‑3</supgt;S/cm~1×10<supgt;‑2</supgt;S/cm;以及第二固态电解质层,设置在两层所述第一固态电解质层之间,所述第二固态电解质层的离子电导率为1×10<supgt;‑3</supgt;S/cm~2×10<supgt;‑2</supgt;S/cm。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全固态电池及其应用,能够改善全固态电池中固态电解质膜的耐锂枝晶穿透性能,提高固态电解质膜与负极之间的界面稳定性,从而提升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具体涉及一种全固态电池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全固态电池由于采用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好和耐久性强的固态电解质膜,而受到广泛关注。在固态电解质膜中,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因其显著的室温离子导电率和可加工性而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存在耐锂枝晶穿透性能差、以及与锂金属负极之间的界面稳定性差等问题,从而严重制约了全固态电池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全固态电池及其应用,通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全固态电池及其应用,能够改善全固态电池中固态电解质膜的耐锂枝晶穿透性能,提高固态电解质膜与负极之间的界面稳定性,从而提升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安全性。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全固态电池,至少包括:

3、至少两层第一固态电解质层,分别设置在所述全固态电池的正极侧和负极侧,所述第一固态电解质层的离子电导率为1×10-3s/cm~1×10-2s/cm;以及

4、第二固态电解质层,设置在两层所述第一固态电解质层之间,所述第二固态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固态电池,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固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态电解质层包括第一电解质,所述第一电解质的化学式为LiaP1-bMbScOdXe,其中,5<a<6,0<b<1,1.5<c<5,0<d<2.5,4<c+d<5,1<e<2,M选自Al、Ga、In、Ti、Sc、As、Sb、Bi、As、V或Nb中的至少一种,X选自Cl、Br或I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固态电池,其特征在于,M选自Sb、In或Bi中的至少一种,X为Cl,b的取值范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固态电池,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固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态电解质层包括第一电解质,所述第一电解质的化学式为liap1-bmbscodxe,其中,5<a<6,0<b<1,1.5<c<5,0<d<2.5,4<c+d<5,1<e<2,m选自al、ga、in、ti、sc、as、sb、bi、as、v或nb中的至少一种,x选自cl、br或i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固态电池,其特征在于,m选自sb、in或bi中的至少一种,x为cl,b的取值范围为0<b≤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固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态电解质层包括第一电解质,所述第一电解质的化学式为lifp1-gegswogqz,其中,5<f<10,0<g<1,3<w<6,4<w+g<6,0<z<2,e选自mg、c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乐吴铭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AESC日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