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电式主着陆架及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94427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7 2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全电式主着陆架及无人机,包括自适应磁阻缓冲器、折叠式斜撑杆、收放作动器、扭力臂组件和电动刹车机轮。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根据无人机使用场景情况实时自我调节阻尼力,提高了无人机主着陆架工作的快速性、准确性和稳定性,且具有适应能力强、维护性好、集成度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电式主着陆架及无人机,属于无人机结构设计。


技术介绍

1、无人机具有重量小、装载大、速度快、续航长等优点,可深入众多危险和未知的区域进行作业,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战地侦查、灾害救援等领域。无人机的发射和降落回收是整个飞行过程中的关键阶段。其中,无人机的回收方式主要有轮式滑跑降落、拦阻网回收和伞降回收等,考虑到经济性、安全性与可靠性,一般采用轮式滑跑降落的方式进行无人机回收。

2、主着陆架不仅是无人机的重要承力部件,还是兼有重要操作特性的作动系统之一,通过复杂的控制系统来实现着陆架收放、机轮刹车和转向等重要功能。目前,无人机领域使用的主着陆架多为液压/气动式,即通过液压或气动装置驱动主着陆架收起与展开。不过,液压或气动式主着陆架通常需要在无人机机身内部安置液压泵-油箱或气泵-气源等动力存储装置和其他辅助装置,增加了无人机整体的重量与体积,降低了无人机的工作效率和续航能力。

3、随着全电飞机技术的发展,全电式主着陆架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相比全电化无人机的电驱动方式,上述液压或是气动方式驱动均存在工作介质(油液或气体)泄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电式主着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自适应磁阻缓冲器、折叠式斜撑杆、收放作动器、扭力臂组件和电动刹车机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电式主着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外筒外壳顶端与收放作动器的一端连接,收放作动器的另一端与折叠式斜撑杆连接,折叠式斜撑杆另一端与支撑外筒外壳底部连接,扭力臂组件一端与支撑外筒外壳底部连接,另一端与活塞杆伸出端连接,在活塞杆往复运动时,扭力臂组件张合一定角度,活塞杆通过机轮轴与电动刹车机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电式主着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放作动器采用全电控制,包括伺服电机、传动与控制组件和作动杆;传动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电式主着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自适应磁阻缓冲器、折叠式斜撑杆、收放作动器、扭力臂组件和电动刹车机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电式主着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外筒外壳顶端与收放作动器的一端连接,收放作动器的另一端与折叠式斜撑杆连接,折叠式斜撑杆另一端与支撑外筒外壳底部连接,扭力臂组件一端与支撑外筒外壳底部连接,另一端与活塞杆伸出端连接,在活塞杆往复运动时,扭力臂组件张合一定角度,活塞杆通过机轮轴与电动刹车机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电式主着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放作动器采用全电控制,包括伺服电机、传动与控制组件和作动杆;传动与控制组件包括机械传动构件和位置测量反馈器,伺服电机的输出端通过机械传动构件传动给作动杆,控制作动杆输出直线位移和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电式主着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适应磁阻缓冲器将活塞杆往复运动速度引入阻尼力反馈中,活塞杆往复运动速度根据着陆环境自适应变化,活塞杆往复运动速度引起永磁体、激励线圈之间的相互速度适应性变化,从而使激励电流的大小随之改变,磁流体的粘度根据激励电流变化适应性变化,最终引起阻尼力的自适应变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全电式主着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的压力p2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其中,p为着陆架下沉载荷,为气腔压力作用面积;所述的阻尼孔的直径计算公式如下,,其中,为流经阻尼孔的磁流体流量,为磁流体的原始动力粘度值,为阻尼孔的长度,为阻尼孔两侧的流体压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全电式主着陆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刘翔宇张帆张琦玮周围尹佐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