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同轴到平面传输线转换的空间场功率合成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94112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7 21:3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同轴到平面传输线转换的空间场功率合成器,包括一个输出端子和若干个输入端子,其中,还包括用于与若干个输入端子连接的输入部分、与输入部分连接来将若干个输入端子的阻抗匹配至内部的传输部分以及连接在传输部分和输出端子之间、用于实现输入端子的阻抗转换和合并并与单个输出端子阻抗匹配的阶梯传输部分。本技术通过设置的输入部分、传输部分和阶梯传输部分,可实现多个输入端子的阻抗转换,然后合并,并与单个输出端子的阻抗匹配,从而实现了功率合成器工作在更高的微波频段,即使得功率合成器的带宽得到充分展宽,可覆盖多倍频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功率合成器,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同轴到平面传输线转换的空间场功率合成器


技术介绍

1、功率合成器是一种能够将多个单元的输出功率有效叠加获得更高输出功率的器件,如果可以合成的路数越大,那么在合成端就可以得到更高的输出功率。目前的功率合成器具有各种各样的结构,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场合,但是总的来说,传统的基于平面的合成器在结构实现上都比较复杂,降低损耗和有效散热问题都很难解决,因而合成效率和合成功率并不理想,而且没有对于高频端的寄生效应优化手段,具有损耗大、传输带宽窄、功率承受能力低的缺点,不适合于大功率合成和高频应用,而目前基于波导的矩形波导合成器虽然弥补了平面合成器的部分不足,具有较高的功率承受能力,但由于其带宽窄,无法覆盖多倍频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同轴到平面传输线转换的空间场功率合成器,可使得功率合成器的带宽得到充分展宽,实现覆盖多倍频程。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3、具有同轴到平面传输线转换的空间场功率合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具有同轴到平面传输线转换的空间场功率合成器,包括一个输出端子和若干个输入端子(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与若干个输入端子(1)连接的输入部分、与输入部分连接来将若干个输入端子(1)的阻抗匹配至内部的传输部分以及连接在传输部分和输出端子之间、用于实现输入端子(1)的阻抗转换和合并并与单个输出端子阻抗匹配的阶梯传输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同轴到平面传输线转换的空间场功率合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部分包括端支撑(2),端支撑(2)的侧壁上沿周向呈阵列分布有与传输线(7)一一对应设置且凸出端支撑(2)侧壁设置的若干个同轴导体(3);各所述输入端子(1)分别通过同轴...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同轴到平面传输线转换的空间场功率合成器,包括一个输出端子和若干个输入端子(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与若干个输入端子(1)连接的输入部分、与输入部分连接来将若干个输入端子(1)的阻抗匹配至内部的传输部分以及连接在传输部分和输出端子之间、用于实现输入端子(1)的阻抗转换和合并并与单个输出端子阻抗匹配的阶梯传输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同轴到平面传输线转换的空间场功率合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部分包括端支撑(2),端支撑(2)的侧壁上沿周向呈阵列分布有与传输线(7)一一对应设置且凸出端支撑(2)侧壁设置的若干个同轴导体(3);各所述输入端子(1)分别通过同轴导体(3)与圆柱内导体(5)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同轴到平面传输线转换的空间场功率合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支撑(2)的侧壁上沿周向等角分布有与同轴导体(3)数量相同、用于穿过同轴导体(3)的通孔;所述同轴导体(3)包括输入外导体(31),输入外导体(31)的内部穿设有绝缘体(32),绝缘体(32)的内部穿设有金属套筒,金属套筒的内部穿设有中心导体(33);所述中心导体(33)的顶端与输入端子(1)连接,中心导体(33)的底端延伸超出端支撑(2)的内壁与圆柱内导体(5)远离阶梯内导体(10)的一端连接;所述金属套筒超出中心导体(33)与圆柱内导体(5)远离阶梯内导体(10)的一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同轴到平面传输线转换的空间场功率合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部分还包括导电圆筒(4),导电圆筒(4)包括直径与圆柱内导体(5)内径相适配且小于端支撑(2)内径的大头端以及直径小于大头端的小头端;所述导电圆筒(4)设置在端支撑(2)的内部并与端支撑(2)同轴设置,导电圆筒(4)的小头端穿入圆柱内导体(5),导电圆筒(4)的大头端的外壁与端支撑(2)的内壁间隔开形成用于将杂散模式调谐到设备操作带以上频率的腔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同轴到平面传输线转换的空间场功率合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部分还包括设置在圆柱内导体(5)内部且外壁与圆柱内导体(5)内壁贴紧设置的内微波吸收材料圆筒(8);所述内微波吸收材料圆筒(8)靠近输入部分的一端插入圆柱内导体(5)与导电圆筒(4)的小头端之间形成的空间,内微波吸收材料圆筒(8)远离输入部分的一端至少延伸至圆柱内导体(5)的末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凯程兰勇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嘉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