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菌来源类外泌体纳米囊泡的提取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394089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7 2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真菌来源类外泌体纳米囊泡的提取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提取方法包括热水法制备真菌滤液,对真菌滤液进行离心和过滤提纯,随后通过超滤截留得到真菌来源类外泌体纳米囊泡。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取得到的真菌来源类外泌体纳米囊泡具有脂质双分子层结构,粒径分布均一,且富含脂质、核酸和蛋白质,且无毒性,具有显著的抗炎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提取方法适用于多种真菌样本中类外泌体纳米囊泡的提取,具有高产率和高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天然纳米药物,具体涉及一种真菌来源类外泌体纳米囊泡的提取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细胞外囊泡被国际细胞外囊泡学会定义为“从细胞中自然释放出来的、被脂质双分子层包裹的、不能复制的颗粒,即不包含功能核”。细胞外囊泡可由各种类型的细胞释放,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细胞。大量证据表明细胞外囊泡在许多生物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毒性处理、细胞间通讯和病原体防御。然而,细胞外囊泡的生物异质性阻碍了其临床应用,这种异质性既受细胞内生物过程的影响,也受人为操作的干扰。

2、在各种类型的囊泡中,植物来源的细胞囊泡被认为是风险较小的,因为它们大多数从食用和药用植物中提取。由于其形状与哺乳细胞来源的外泌体一致,因此被称为类外泌体。令人兴奋的是,植物细胞分泌的外泌体样纳米囊泡因其低毒性、低免疫风险、生物相容性、生态友好、低成本和易于批量生产等优点,正在成为下一代纳米治疗药物。植物来源的类外泌体纳米囊泡最早在20世纪60年代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记录。尽管早期的观察未能证明其重要性,2013年zhang团队通过一种可扩展的方法成功从葡萄柚中提取了囊泡,并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真菌来源类外泌体纳米囊泡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浸泡的时间为6-24h;所述浸泡的温度为0-40℃;所述溶液的pH范围为5.8~7.8;所述溶液选自水、磷酸盐缓冲液、Tris缓冲液、Tris-HCl缓冲液、TBS缓冲液、TBST缓冲液、TE缓冲液和Good's缓冲液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真菌选自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菇、竹荪、松口蘑、白蘑、红菇、灵芝、雷丸、大红菇、松露、白灵菇、牛肝菌、羊肚菌、马鞍菌、块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菌来源类外泌体纳米囊泡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浸泡的时间为6-24h;所述浸泡的温度为0-40℃;所述溶液的ph范围为5.8~7.8;所述溶液选自水、磷酸盐缓冲液、tris缓冲液、tris-hcl缓冲液、tbs缓冲液、tbst缓冲液、te缓冲液和good's缓冲液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真菌选自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菇、竹荪、松口蘑、白蘑、红菇、灵芝、雷丸、大红菇、松露、白灵菇、牛肝菌、羊肚菌、马鞍菌、块菌、干巴菌、冬虫夏草、白参菌、鸡枞菌、虎奶菇、紫丁香蘑、鸡油菌、松乳菇、奥德蘑、绣球菌、青头菌、珊瑚菌、黄柄鸡油菌、梭柄乳头菇、双孢蘑菇、长根菇、马勃、茯苓、猪苓、毛头鬼伞、金耳、云芝、树舌、拟小牛肝菌、紫芝、金针菇、杏鲍菇、平菇、松蘑、榛蘑、竹黄、蜜环菌、桑黄的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煮沸的时间为5-80分钟。

5.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元齐凡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