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卸更换的不锈钢螺旋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94079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7 21:3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拆卸更换的不锈钢螺旋桨,涉及螺旋桨技术领域,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左侧搭接有固定栓头,且所述装置主体的右侧搭接有连接主体,所述连接主体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主体底座,所述装置主体包括加固单元,所述连接主体包括安装单元,所述加固单元包括连接端、螺旋桨片、限位插槽、第一防锈层、第二防锈层。本技术通过具备螺母安装端、活动连接环、限位插杆、螺母螺纹栓,解决现有的螺旋桨在使用时,螺旋桨在安装时过程太过复杂,导致需要耗费过多的时间去进行安装,造成操作便捷性降低的问题,通过以上结构结合以达到使螺旋桨在使用过程中,利用装卸机构可以快速将螺旋桨进行组装起来,提高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螺旋桨,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拆卸更换的不锈钢螺旋桨


技术介绍

1、螺旋桨就是一种常用的船舶推进器,螺旋桨由轮毂和若干径向固定于轮毂上的桨叶组成,螺旋桨安装于船尾水线以下,由发动机获得动力而旋转,将水推向船后,利用水的反作用力推动船舶前进。螺旋桨构造简单、重量轻、效率高,在水线以下而受到保护。

2、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公开号为cn204979199u,公开日为2016年01月20日的中国专利文件:一种螺旋桨,包括桨毂和桨叶,所述桨毂设有若干用于引流的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桨毂的两个端面,所述若干通孔围绕桨毂轴心所在的圆周均匀分布在桨毂的一端面上。

3、为了解决轮船吨位也就逐渐增大,所需要的螺旋桨也越来越大,为了固定更大的桨叶,桨毂也需要更大,更厚,而相应的桨毂产生的阻力也增大了,会造成一定的动力损失的问题,现有技术是采用利用桨毂上的通孔,减少桨毂端面与水的接触面积,使得桨毂受到的阻力更小,减少船舶动力的损失,当船舶停泊在水面上的时候,利用单向孔能够阻止水中的一些生物进入通孔内,从而堵塞住通孔的方式进行处理,但是还会出现螺旋桨在安装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拆卸更换的不锈钢螺旋桨,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左侧搭接有固定栓头(2),且所述装置主体(1)的右侧搭接有连接主体(3),所述连接主体(3)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主体底座(4),所述装置主体(1)包括加固单元,所述连接主体(3)包括安装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更换的不锈钢螺旋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11)的内侧固定安装在装置主体(1)的表面上,所述螺旋桨片(12)的内侧固定安装在连接端(11)的外侧,所述限位插槽(13)开设于装置主体(1)的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更换的不锈钢螺旋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拆卸更换的不锈钢螺旋桨,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左侧搭接有固定栓头(2),且所述装置主体(1)的右侧搭接有连接主体(3),所述连接主体(3)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主体底座(4),所述装置主体(1)包括加固单元,所述连接主体(3)包括安装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更换的不锈钢螺旋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11)的内侧固定安装在装置主体(1)的表面上,所述螺旋桨片(12)的内侧固定安装在连接端(11)的外侧,所述限位插槽(13)开设于装置主体(1)的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更换的不锈钢螺旋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锈层(14)的表面固定安装在螺旋桨片(12)的内壁上,所述第二防锈层(15)的顶部固定安装在第一防锈层(14)的底部,且所述第二防锈层(15)的表面固定安装在螺旋桨片(12)的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更换的不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德宝孙小开李有幸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新洋海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