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嵌入式复合pcb板,尤其涉及一种嵌入式复合pcb板。
技术介绍
1、最初的pcb制造技术主要集中在单层和双层板上,限制了电路设计的复杂性和功能集成度;随着多层板技术的发展,设计人员开始思考如何在pcb中集成更多的功能和部件,嵌入式组件成为解决方案之一,而现有的嵌入式复合pcb板通常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内部功能层、芯片与封装、基材、敷铜与连接层与外部封装层;而现有的嵌入式复合pcb板通常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因为意外的碰撞导致pcb板受损,其次长时间使用的pcb板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如清洗和检测,以确保电路的稳定运行,而现有的嵌入式复合pcb板难以进行维护清理;因此,需对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解决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嵌入式复合pcb板。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嵌入式复合pcb板,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四周开设有固定孔,且底板四周两侧之间装设有阻隔板,所述阻隔板底部固接于底板上,且阻隔板两侧边均为弧形,所述阻隔板内侧等距安装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分别位于底板内侧四角,且定位板整体为l形,所述定位板之间均设有等距间隔。
3、优选地,所述定位板内侧装设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下端装设有固定柱,且固定柱内侧设有限位孔,所述固定柱内侧开设有螺纹槽。
4、优选地,所述底板中部开设有散热格栅,且底板与散热格栅之间安装有阻隔布,所述阻隔布卡接于底板与散热格栅之间。
6、优选地,所述多层固定板最上层安装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与固定板之间通过固定螺栓紧密贴合。
7、优选地,所述多层固定板分别包括有限位板、贴合层与缓冲板,所述限位板上端紧密接触有电路板底面,且限位板下端贴于贴合层,所述贴合层下端贴合有缓冲板。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本技术中,通过阻隔板与定位板相互配合,便于防止内侧嵌入式复合pcb板受到损伤,提高了嵌入式复合pcb板使用的稳定性,进而能够实现嵌入式复合pcb板保护的功能,再通过固定螺栓与多层固定板,便于嵌入式复合pcb板在使用过程中进行清理与维护,提高了嵌入式复合pcb板使用的便捷性,进而能够实现清理与维护的功能,最终解决了嵌入式复合pcb板在使用过程中的保护、维护与检测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嵌入式复合PCB板,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四周开设有固定孔(3),且底板(1)四周两侧之间装设有阻隔板(2),所述阻隔板(2)底部固接于底板(1)上,且阻隔板(2)两侧边均为弧形,所述阻隔板(2)内侧等距安装有定位板(4),所述定位板(4)分别位于底板(1)内侧四角,且定位板(4)整体为L形,所述定位板(4)之间均设有等距间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嵌入式复合PCB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4)内侧装设有固定螺栓(5),所述固定螺栓(5)下端装设有固定柱,且固定柱内侧设有限位孔(6),所述固定柱内侧开设有螺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嵌入式复合PCB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中部开设有散热格栅(7),且底板(1)与散热格栅(7)之间安装有阻隔布,所述阻隔布卡接于底板(1)与散热格栅(7)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嵌入式复合PCB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4)内侧装设有多层固定板,且定位板(4)内壁紧密贴合于多层固定板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嵌入式复合PCB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嵌入式复合PCB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固定板分别包括有限位板(9)、贴合层(10)与缓冲板(11),所述限位板(9)上端紧密接触有电路板(8)底面,且限位板(9)下端贴于贴合层(10),所述贴合层(10)下端贴合有缓冲板(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嵌入式复合pcb板,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四周开设有固定孔(3),且底板(1)四周两侧之间装设有阻隔板(2),所述阻隔板(2)底部固接于底板(1)上,且阻隔板(2)两侧边均为弧形,所述阻隔板(2)内侧等距安装有定位板(4),所述定位板(4)分别位于底板(1)内侧四角,且定位板(4)整体为l形,所述定位板(4)之间均设有等距间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嵌入式复合pcb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4)内侧装设有固定螺栓(5),所述固定螺栓(5)下端装设有固定柱,且固定柱内侧设有限位孔(6),所述固定柱内侧开设有螺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嵌入式复合pcb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中部开设有散热格栅(7),且底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辉,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浩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