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治疗系统性硬化病的趋化因子配体19抑制剂的应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93471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7 2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可治疗系统性硬化病的趋化因子配体19抑制剂的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趋化因子配体19抑制剂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系统性硬化病的药物中的应用。研究表明,趋化因子配体19能够通过招募外周血中CCR7+T细胞促进皮肤中免疫细胞浸润,加重皮肤纤维化,并且,抗趋化因子配体19单克隆抗体对系统性硬化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具体体现在能够通过抑制成纤维细胞中趋化因子配体19的表达,减轻系统性硬化病造模小鼠皮肤中免疫细胞的浸润,并减轻系统性硬化病造模小鼠皮肤的纤维化程度)。因此,趋化因子配体19可作为系统性硬化病预防及治疗的新靶点,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系统性硬化病的药物中极具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可治疗系统性硬化病的趋化因子配体19抑制剂的应用,属于生物医药。


技术介绍

1、系统性硬化病(systemic sclerosis, ssc)是一种以皮肤及内脏器官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过度沉积导致广泛纤维化为主要病理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是各种纤维化疾病的原型。由于纤维化这一病理变化是目前无法逆转的世界难题,尚没有特异性治疗,因此,系统性硬化病会造成逐渐恶化的皮肤、血管和肺、心脏、肾脏、消化道、肝脏等多脏器的不可逆纤维化和功能障碍,给患者造成巨大痛苦。

2、目前,对系统性硬化病病理调控的细胞和分子机制知之甚少,因此,现有的针对系统性硬化病的非特异治疗常导致机体细胞的广泛杀伤和随之而来的不良反应。统计数据表明,系统性硬化病是死亡率最高的自身免疫病,其五年生存率为74.9%,10年生存率为62.5%,患者的生存质量极差。为了真正控制系统性硬化病,深入理解其精确的致病细胞和分子病理机制是关键。当前的研究表明,在系统性硬化病的发病过程中,最核心的病理机制是成纤维细胞被调控发展为促纤维化的致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趋化因子配体19抑制剂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系统性硬化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防和/或治疗系统性硬化病包括减轻系统性硬化病患者皮肤中免疫细胞的浸润和/或减轻系统性硬化病患者皮肤的纤维化程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防和/或治疗系统性硬化病包括通过抑制成纤维细胞中趋化因子配体19的表达,以减轻系统性硬化病患者皮肤中免疫细胞的浸润,并减轻系统性硬化病患者皮肤的纤维化程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轻系统性硬化病患者皮肤中免疫细胞的浸润包括减少系统性硬化病患者皮肤中T细...

【技术特征摘要】

1.趋化因子配体19抑制剂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系统性硬化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防和/或治疗系统性硬化病包括减轻系统性硬化病患者皮肤中免疫细胞的浸润和/或减轻系统性硬化病患者皮肤的纤维化程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防和/或治疗系统性硬化病包括通过抑制成纤维细胞中趋化因子配体19的表达,以减轻系统性硬化病患者皮肤中免疫细胞的浸润,并减轻系统性硬化病患者皮肤的纤维化程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轻系统性硬化病患者皮肤中免疫细胞的浸润包括减少系统性硬化病患者皮肤中t细胞的浸润;所述减轻系统性硬化病患者皮肤的纤维化程度包括减少系统性硬化病患者的皮肤厚度和/或减少系统性硬化病患者皮肤中i型胶原的含量。

5.如权利要求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穆荣徐丹李照华郭苇葛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