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交叉韧带牵引顶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92707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7 21:23
本技术涉及韧带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后交叉韧带牵引顶拨器。它包含握柄和顶撑部。握柄与顶撑部之间为圆弧过渡连接;顶撑部的前端为倒梯形槽,且槽内各棱边上均设有圆弧倒角;倒梯形槽非弯曲面的两外侧面从顶端至连接处的长度尺寸由大变小,直至与握柄的尺寸适配。它通过设置倒梯形槽,使得前交叉韧带能够很稳定地抵接在倒梯形槽内,不会发生滑动,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操作人员用较小的力度即可将前交叉韧带撑开适当的距离,为后交叉韧带修复手术提供足够的手术空间,操作更为简单,普通医生稍加练习即可掌握,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韧带修复,具体涉及一种后交叉韧带牵引顶拨器


技术介绍

1、在我们的膝关节中,有两条主要的韧带交叉存在,成为前交叉韧带和后交叉韧带,像两条绳索一样连接着关节两端的股骨和胫骨,起着稳定膝关节的作用。前交叉韧带起点在股骨外髁的内侧面,止点在胫骨髁间嵴之间,功能为限制胫骨过度前移,限制膝关节过伸及伸膝时胫骨侧向运动。后交叉韧带起点在股骨内髁的外侧面,止点在胫骨髁间后缘,功能为限制胫骨后移,限制膝关节过伸、旋转及伸膝时胫骨的侧向运动。

2、目前,在进行后交叉韧带修复手术时,由于前后交叉韧带之间的间隙很小,在手术过程中,很容易触碰到前交叉韧带,影响修复效果。因此,常常需要使用辅助支撑器具,将前交叉韧带顶开一段距离,确保后交叉韧带具有足够的手术空间。现有技术中,并无专门用于后交叉韧带修复手术的辅助支撑器具,通常使用板状器具替代。然而,由于韧带与板状器具之间容易滑动,支撑力太小的话无法固定;如果用力过猛,可能会导致韧带断裂。因此,操作难度较高,需要有丰富经验的医生才能完成手术。


技术实现思路</p>

1、本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后交叉韧带牵引顶拨器,包含握柄和顶撑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柄与顶撑部之间为圆弧过渡连接;顶撑部的前端为倒梯形槽,且槽内各棱边上均设有圆弧倒角;倒梯形槽非弯曲面的两外侧面从顶端至连接处的长度尺寸由大变小,直至与握柄的尺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交叉韧带牵引顶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梯形槽的顶端与底端的夹角为130°,倒梯形槽的开口处的外长度尺寸为12mm,宽度尺寸为5mm,厚度尺寸为2mm;倒梯形槽内的底部内宽尺寸为8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交叉韧带牵引顶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梯形槽内的朝向握柄与顶撑部弯曲内角的底部端面设有一30°倒角。<...

【技术特征摘要】

1.后交叉韧带牵引顶拨器,包含握柄和顶撑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柄与顶撑部之间为圆弧过渡连接;顶撑部的前端为倒梯形槽,且槽内各棱边上均设有圆弧倒角;倒梯形槽非弯曲面的两外侧面从顶端至连接处的长度尺寸由大变小,直至与握柄的尺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交叉韧带牵引顶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梯形槽的顶端与底端的夹角为130°,倒梯形槽的开口处的外长度尺寸为12mm,宽度尺寸为5mm,厚度尺寸为2mm;倒梯形槽内的底部内宽尺寸为8mm。

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雪松郑赟沈锋肖杰林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