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堤防挡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92364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3 1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堤防挡墙结构,涉及堤防挡墙技术领域,包括堤顶结构与挡水装配体,所述挡水装配体由若干个斜接装配体拼接而成,所述斜接装配体由两个堤防挡墙装配单元拼接而成,两个所述堤防挡墙装配单元之间浇筑有加固料。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模块化设计的堤防挡墙装配单元,拼接装配形成挡水装配体,加固料填充中心拼槽后形成结构具备自挡水功能,无需额外的导流设施,能够适应地形复杂或施工条件受限的区域,可以减少导流工程的施工成本与危险性,降低对水体的生态环境平衡的影响,具备更好的经济性与生态性;斜接滑槽与斜接凸体、邻接滑槽与邻接凸体、对接凹槽与对接凸体嵌合装配,保证了结构的整体性与抗水流冲刷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堤防挡墙,尤其是涉及一种堤防挡墙结构


技术介绍

1、现有的堤防挡墙多采用简易的混凝土重力式结构,模版支立与混凝土浇筑时需要构筑围堰挡水以确保具备干地施工条件。在河道水位较高时,为保证挡水与围堰自身的稳定性,围堰的尺寸较大,需要占据较大空间,这不仅增加了工程用地的需求,还可能导致施工难度的上升,尤其是在地形复杂或可用空间受限的区域;在导流设施的建造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频繁接触水流,存在安全隐患,并可能引起工程延期。

2、因此导流设施的应用不仅增加了工程的施工难度和成本,还对河流的自然流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破坏了水体的生态环境平衡。因此,如何设计一种无需导流的堤防挡墙结构,成为了当前防洪工程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上述提到的导流设施的应用不仅增加了工程的施工难度和成本,还对河流的自然流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破坏了水体的生态环境平衡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堤防挡墙结构。

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堤防挡墙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p>

3、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堤防挡墙结构,包括堤顶结构(6)与挡水装配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装配体(3)由若干个斜接装配体(2)拼接而成,所述斜接装配体(2)由两个堤防挡墙装配单元(1)拼接而成,两个所述堤防挡墙装配单元(1)之间浇筑有加固料(4),所述堤顶结构(6)设置在挡水装配体(3)上并与挡水装配体(3)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堤防挡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堤防挡墙装配单元(1)包括单元主体(108),所述单元主体(108)具有两个直角边面与斜边面,所述单元主体(108)的斜边面开设有斜接滑槽(101)与中心半槽(105),并凸起设置有斜接凸体(102),所述单元主体(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堤防挡墙结构,包括堤顶结构(6)与挡水装配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装配体(3)由若干个斜接装配体(2)拼接而成,所述斜接装配体(2)由两个堤防挡墙装配单元(1)拼接而成,两个所述堤防挡墙装配单元(1)之间浇筑有加固料(4),所述堤顶结构(6)设置在挡水装配体(3)上并与挡水装配体(3)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堤防挡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堤防挡墙装配单元(1)包括单元主体(108),所述单元主体(108)具有两个直角边面与斜边面,所述单元主体(108)的斜边面开设有斜接滑槽(101)与中心半槽(105),并凸起设置有斜接凸体(102),所述单元主体(108)其中一个的直角边面设有邻接滑槽(103),并凸起设置有邻接凸体(104),所述单元主体(108)的顶部凸起设置有对接凸体(106),所述单元主体(108)的底部凹陷开设有对接凹槽(10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堤防挡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主体(108)的形状为三棱柱形,且底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堤防挡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接滑槽(101)在单元主体(108)斜边面偏离中心的四分点处,所述斜接滑槽(101)为顶面为梯形的直四棱柱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堤防挡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接凸体(102)在单元主体(108)斜边面偏离中心的四分点处,并关于单元主体(108)斜边面的中心点关于斜接滑槽(101)对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峰胡小禹姚右文严祥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