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空气弹簧,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降噪式双腔空气弹簧结构。
技术介绍
1、目前空气弹簧被广泛的应用在车辆减震领域,双腔空气弹簧相比单腔空气弹簧的优势在于刚度可调节,但是双腔空气弹簧为了布置刚度阀,所以结构相对复杂;根据整车布置形式,空气弹簧又分为减振器与空气弹簧一体式或分体式结构。
2、减振器与空气弹簧为一体式结构时,空气弹簧上端通过螺栓与车身相连,减振器下端通过衬套总成或者球销与下摆臂相连,目前减振器下端大多都是通过衬套总成与下摆臂连接,所以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由于活塞与减振器配合处的摩擦力不够,导致活塞与减振器之间发生扭转而产生噪音。并且,减振器与空气弹簧为一体式结构时,刚度阀一般布置在上顶座,由于上顶座的结构复杂,一般选用塑料件,但是上顶座需要与车身接触并承受较大载荷,强度不足,还需要设计螺纹孔来匹配螺栓,由于螺栓需要多次拆卸且拧紧力矩较大,螺纹经常出现滑丝问题。
3、公告号为cn208982568u的技术专利,于2019年6月14日公开了名称为一种具有降噪防咬死功能的氮气弹簧,该氮气弹簧包括缸体、活塞杆与衬套总成,其中衬套总成装设于缸体内,在活塞杆的上端面开设有降噪槽,活塞杆的下部穿设于衬套总成内并伸入缸体中,在活塞杆与衬套总成之间设置有密封元件,活塞杆的下端部向其周侧延伸形成限位台阶,在活塞杆下端部的中心设置有凹槽。该氮气弹簧不能解决螺纹滑丝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降低噪音,连接效果可靠的降噪式双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该降噪式双腔空气弹簧结构,包括上顶座和减振器,所述上顶座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设在下壳体上端,所述上壳体上设有加强结构;所述减振器外部设有活塞,所述下壳体底端与活塞顶端之间连接有囊皮,所述囊皮外部设有护筒,所述护筒底端与活塞垫块之间设有防尘罩,所述活塞底部、减振器与防尘罩之间设有活塞垫块。
4、所述加强结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嵌设在上壳体上端,所述安装板上端与上壳体上端处于同一平面,所述安装板端部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内嵌设有螺套;所述螺套底部设有腰形平台,所述腰形平台从安装板底部伸出,所述安装板端部设有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一侧与腰形平台侧部平行设置,所述限位凸台与腰形平台之间设有间隙。
5、所述减振器包括减振器外筒,所述活塞垫块套设在减振器外筒上,所述减振器外筒、活塞底端和活塞垫块端部之间设有活塞密封圈;所述减振器外筒上固定连接有减振器托盘,所述减振器托盘与活塞垫块内侧抵接;所述活塞垫块上设有安装凸台,所述安装凸台从减振器托盘伸出,所述安装凸台外部均匀分布有第二凸筋,所述第二凸筋与减振器托盘为过盈配合。
6、所述螺套外部均匀分布有第一凸筋,所述第一凸筋与安装板为过盈配合;所述活塞垫块内侧均匀分布有第一加强筋,所述活塞垫块外侧均匀分布有第二加强筋,所述活塞垫块与减振器外筒为间隙配合,所述第二加强筋与活塞内侧为间隙配合。
7、所述活塞垫块为阶梯形结构,所述活塞垫块上端设有安装台阶,所述安装台阶位于活塞和减振器外筒之间,所述安装台阶顶端与活塞密封圈接触,所述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分别设在安装台阶的内外侧;所述活塞垫块底端设有卡接台阶,所述防尘罩底端与卡接台阶卡接。
8、所述安装板中部设有顶盖,所述顶盖上端从安装板伸出,所述安装板内侧与顶盖端部之间设有卡簧,所述顶盖端部设有密封圈;所述顶盖与上壳体之间设有衬套总成,所述减振器外筒内设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从减振器外筒伸出并伸入衬套总成内,所述衬套总成与活塞杆顶端连接有螺母,所述活塞杆上套设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位于下壳体内,所述缓冲块顶端与上壳体卡接。
9、所述下壳体底端设有第一牙纹段,所述活塞顶端设有第二牙纹段,所述第一牙纹段和第二牙纹段截面均为锯齿形结构,所述囊皮两端分别与第一牙纹段和第二牙纹段接触,所述囊皮两端分别套设有第一扣压环和第二扣压环,所述第一扣压环和第二扣压环分别压紧囊皮两端;所述下壳体底端为台阶结构,所述下壳体底端内侧嵌设有钢环;所述护筒上端套设在囊皮外部,所述护筒底端与防尘罩顶端卡接。
10、所述上壳体外部设有上壳体加强筋,所述下壳体外部设有下壳体加强筋,所述上壳体加强筋端部设有凸台,所述凸台底端高于下壳体加强筋上端。
11、所述上壳体外部连接有转气通道,所述转气通道连接有保压阀;所述上顶座内设有刚度阀,所述上顶座内位于刚度阀一端设有垫块,所述垫块一侧设有挡圈,所述刚度阀一端与上顶座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刚度阀另一端与上顶座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
12、所述活塞挡块由低摩擦系数材料制成。
13、本技术的技术效果为:采用本技术的降噪式双腔空气弹簧结构,在上壳体内嵌设安装板提高了上顶座的结构强度,并在安装板内设有螺套,内嵌螺套结构设计合理,满足螺栓安装的同时实现防转效果,提高上顶座与车身的螺纹连接强度和可靠性,保证空气弹簧与车身多次拆卸后螺纹不出现滑丝及内嵌螺套脱出情况;还通过活塞垫块的设置,改变了活塞与减振器的连接方式,避免了活塞与减振器直接接触,避免了金属与金属的直接接触,解决了空气弹簧的扭转异响问题,达到降低噪音的目的。该降噪式双腔空气弹簧结构对零件的安装、装配以及构件之间的配合关系进行优化改进,具有安装方便、结构紧凑、结构强度可靠、便于加工成型的优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噪式双腔空气弹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顶座和减振器,所述上顶座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设在下壳体上端,所述上壳体上设有加强结构;所述减振器外部设有活塞,所述下壳体底端与活塞顶端之间连接有囊皮,所述囊皮外部设有护筒,所述护筒底端与活塞垫块之间设有防尘罩,所述活塞底部、减振器与防尘罩之间设有活塞垫块。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式双腔空气弹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嵌设在上壳体上端,所述安装板上端与上壳体上端处于同一平面,所述安装板端部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内嵌设有螺套;所述螺套底部设有腰形平台,所述腰形平台从安装板底部伸出,所述安装板端部设有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一侧与腰形平台侧部平行设置,所述限位凸台与腰形平台之间设有间隙。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噪式双腔空气弹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包括减振器外筒,所述活塞垫块套设在减振器外筒上,所述减振器外筒、活塞底端和活塞垫块端部之间设有活塞密封圈;所述减振器外筒上固定连接有减振器托盘,所述减振器托盘与活塞垫块内侧抵接;所述活塞垫块上设有安装凸台,所述安装凸台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降噪式双腔空气弹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套外部均匀分布有第一凸筋,所述第一凸筋与安装板为过盈配合;所述活塞垫块内侧均匀分布有第一加强筋,所述活塞垫块外侧均匀分布有第二加强筋,所述活塞垫块与减振器外筒为间隙配合,所述第二加强筋与活塞内侧为间隙配合。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降噪式双腔空气弹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垫块为阶梯形结构,所述活塞垫块上端设有安装台阶,所述安装台阶位于活塞和减振器外筒之间,所述安装台阶顶端与活塞密封圈接触,所述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分别设在安装台阶的内外侧;所述活塞垫块底端设有卡接台阶,所述防尘罩底端与卡接台阶卡接。
6.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降噪式双腔空气弹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中部设有顶盖,所述顶盖上端从安装板伸出,所述安装板内侧与顶盖端部之间设有卡簧,所述顶盖端部设有密封圈;所述顶盖与上壳体之间设有衬套总成,所述减振器外筒内设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从减振器外筒伸出并伸入衬套总成内,所述衬套总成与活塞杆顶端连接有螺母,所述活塞杆上套设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位于下壳体内,所述缓冲块顶端与上壳体卡接。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式双腔空气弹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底端设有第一牙纹段,所述活塞顶端设有第二牙纹段,所述第一牙纹段和第二牙纹段截面均为锯齿形结构,所述囊皮两端分别与第一牙纹段和第二牙纹段接触,所述囊皮两端分别套设有第一扣压环和第二扣压环,所述第一扣压环和第二扣压环分别压紧囊皮两端;所述下壳体底端为台阶结构,所述下壳体底端内侧嵌设有钢环;所述护筒上端套设在囊皮外部,所述护筒底端与防尘罩顶端卡接。
8.按照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降噪式双腔空气弹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外部设有上壳体加强筋,所述下壳体外部设有下壳体加强筋,所述上壳体加强筋端部设有凸台,所述凸台底端高于下壳体加强筋上端。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降噪式双腔空气弹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外部连接有转气通道,所述转气通道连接有保压阀;所述上顶座内设有刚度阀,所述上顶座内位于刚度阀一端设有垫块,所述垫块一侧设有挡圈,所述刚度阀一端与上顶座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刚度阀另一端与上顶座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
10.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降噪式双腔空气弹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挡块由低摩擦系数材料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噪式双腔空气弹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顶座和减振器,所述上顶座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设在下壳体上端,所述上壳体上设有加强结构;所述减振器外部设有活塞,所述下壳体底端与活塞顶端之间连接有囊皮,所述囊皮外部设有护筒,所述护筒底端与活塞垫块之间设有防尘罩,所述活塞底部、减振器与防尘罩之间设有活塞垫块。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式双腔空气弹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嵌设在上壳体上端,所述安装板上端与上壳体上端处于同一平面,所述安装板端部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内嵌设有螺套;所述螺套底部设有腰形平台,所述腰形平台从安装板底部伸出,所述安装板端部设有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一侧与腰形平台侧部平行设置,所述限位凸台与腰形平台之间设有间隙。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噪式双腔空气弹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包括减振器外筒,所述活塞垫块套设在减振器外筒上,所述减振器外筒、活塞底端和活塞垫块端部之间设有活塞密封圈;所述减振器外筒上固定连接有减振器托盘,所述减振器托盘与活塞垫块内侧抵接;所述活塞垫块上设有安装凸台,所述安装凸台从减振器托盘伸出,所述安装凸台外部均匀分布有第二凸筋,所述第二凸筋与减振器托盘为过盈配合。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降噪式双腔空气弹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套外部均匀分布有第一凸筋,所述第一凸筋与安装板为过盈配合;所述活塞垫块内侧均匀分布有第一加强筋,所述活塞垫块外侧均匀分布有第二加强筋,所述活塞垫块与减振器外筒为间隙配合,所述第二加强筋与活塞内侧为间隙配合。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降噪式双腔空气弹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垫块为阶梯形结构,所述活塞垫块上端设有安装台阶,所述安装台阶位于活塞和减振器外筒之间,所述安装台阶顶端与活塞密封圈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伯特利汽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