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煤系统粉尘处理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91617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3 1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输煤系统粉尘处理设备,属于粉尘处理技术领域,包括集气管道、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水浴除尘室、沉降除尘室、塑烧板除尘室、净气室,净气室的出口与排烟管道的输入端连接,排烟管道内设有引风机;集气管道的输出末端与水浴除尘室内均流板连接,沉降除尘室内设有底部扰流层、绕流层和顶部扰流层,绕流层由“Y”型绕流子以矩阵分布方式组成,扰流管一端为开口,扰流管另一端连接引风机,塑烧板除尘室对经过水浴除尘室和沉降除尘室处理后的气体进一步处理;流层增强了煤粉尘气体与水湍流团聚和水汽相变团聚作用,同时保证气流在除尘设备内均匀分布,使得每块塑烧板承受的粉尘过滤强度大致相同,提高了塑烧板的除尘效率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输煤系统粉尘处理设备,属于粉尘处理。


技术介绍

1、输煤系统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除尘设备有两种,一种是布袋除尘器,另一种为湿式除尘器。目前,出于煤炭成本及经营压力的考虑,火力发电企业普遍会选择进行劣质煤炭掺烧,掺烧的煤种以印尼煤居多。印尼煤含水率高,挥发分大,粉尘粒径小,不易沉降,传统的两种除尘设备,在面对印尼煤粉尘时,均存在较大缺陷。布袋除尘器碰到湿气较大粉尘时,极易出现糊袋情况,导致除尘失效,大大增加维护成本;粒径小的煤粉尘,其体积小,表面积大,粘附能力比较弱,湿式除尘器对其除尘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输煤系统粉尘处理设备,解决现有技术中输煤系统除尘效果不佳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输煤系统粉尘处理设备,包括集气管道、水浴除尘室、沉降除尘室、塑烧板除尘室、净气室、排烟管道、引风机,所述水浴除尘室、沉降除尘室、塑烧板除尘室、净气室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所述净气室的出口与排烟管道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煤系统粉尘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气管道(1)、水浴除尘室(3)、沉降除尘室(6)、塑烧板除尘室(12)、净气室(13)、排烟管道(14)、引风机,所述水浴除尘室(3)、沉降除尘室(6)、塑烧板除尘室(12)、净气室(13)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所述净气室(13)的出口与排烟管道(1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排烟管道(14)的内部设有引风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煤系统粉尘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管道(1)的输出末端设有旋流板(5),且所述旋流板(5)位于均流板(4)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煤系统粉尘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管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煤系统粉尘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气管道(1)、水浴除尘室(3)、沉降除尘室(6)、塑烧板除尘室(12)、净气室(13)、排烟管道(14)、引风机,所述水浴除尘室(3)、沉降除尘室(6)、塑烧板除尘室(12)、净气室(13)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所述净气室(13)的出口与排烟管道(1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排烟管道(14)的内部设有引风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煤系统粉尘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管道(1)的输出末端设有旋流板(5),且所述旋流板(5)位于均流板(4)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煤系统粉尘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管道(1)分为两路,每路均设有两个出口(2),同一路的两个出口(2)的旋流板(5)的旋转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煤系统粉尘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流板(4)为栅格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煤系统粉尘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扰流层(7)或顶部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杭文林邵衍伟龚峻眭云新张翔祁寅华钱华周显强严成苗培俊李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国信扬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