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重复丢手回接封隔器及其操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91344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3 1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油田井下工具领域,公开了一种可重复丢手回接封隔器及其操作方法。该可重复丢手回接封隔器包括中心机构、密封锁定机构、丢手回接机构和锚定结构,中心机构包括中心管,中心管的一端设有上连接套,上连接套的侧壁设有第一孔和第二孔;密封锁定机构包括接头、限位组件和芯轴;丢手回接机构包括支撑筒、筒体和限位筒;锚定结构包括锚定构件和坐封锁定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封隔器在使用状态下,丢手回接机构与密封锁定机构分离,避免影响封隔器的正常使用,在需要调节自身位置时,可将丢手回接机构与密封锁定机构连接,进而使得封隔器在丢手回接机构的带动下能够移动到下一工作位,避免出现频繁起钻的问题,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田井下工具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可重复丢手回接封隔器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双封单卡工具作为一种成熟的工具技术广泛应用分层压裂、求产作业。在双封单卡压裂工艺中,同一趟管柱压裂施工中上下封隔器之间的卡距是固定不可调整的,对于层间距不同的射孔段,需要频繁起钻调整两个封隔器之间的卡距,施工效率低。同时由于压裂过程中大排量携砂液对两个封隔器之间的管柱冲蚀严重,经常会产生层间油管断裂、穿孔失效等井下复杂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传统的管柱压裂施工中上下封隔器之间的卡距固定不可调整,导致频繁起钻,影响施工效率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重复丢手回接封隔器及其操作方法。

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重复丢手回接封隔器,包括:

3、中心机构,包括中心管,所述中心管的一端设有上连接套,所述上连接套的侧壁设有与所述中心管的腔体连通的第一孔和第二孔;

4、密封锁定机构,包括接头、限位组件以及与所述接头连接的芯轴,部分所述芯轴伸入至所述上连接套的内部,所述接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重复丢手回接封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重复丢手回接封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22)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重复丢手回接封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23)的中部设有与所述中心管(11)的腔体连通的开孔(231),所述开孔(231)内设有单流阀(232),所述上连接套(12)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开孔(231)连通的旁通孔(235),并配置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重复丢手回接封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23)的端部外周设有密封盘根(233),所述中心管(11)的端部设有芯轴阀座(111),当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重复丢手回接封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重复丢手回接封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22)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重复丢手回接封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23)的中部设有与所述中心管(11)的腔体连通的开孔(231),所述开孔(231)内设有单流阀(232),所述上连接套(12)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开孔(231)连通的旁通孔(235),并配置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重复丢手回接封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23)的端部外周设有密封盘根(233),所述中心管(11)的端部设有芯轴阀座(111),当所述芯轴(23)移动至密封锁定位置时,所述密封盘根(233)与所述芯轴阀座(111)的内壁相贴合以形成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重复丢手回接封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定构件(41)包括第一锚定构件本体(411),所述第一锚定构件本体(411)包括设置在所述中心管(11)的外周的座体(4111),所述座体(4111)上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部设有定位锚爪(4112),所述定位锚爪(4112)与所述安装孔的底壁之间通过锚爪复位弹簧(4113)连接,所述座体(4111)与所述安装孔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第一加压孔,所述座体(4111)上设有用于压紧所述定位锚爪(4112)的盖板(41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重复丢手回接封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定构件(41)还包括第二锚定构件本体(412),所述第二锚定构件本体(412)包括套设在所述中心管(11)的外周的衬套(4121)以及滑动套设在所述衬套(4121)的外周的上胶筒座(4122)、下胶筒座(4123)和胶筒(4124),所述上胶筒座(4122)和所述衬套(4121)分别与所述座体(4111)连接,所述胶筒(4124)设置在所述上胶筒座(4122)与所述下胶筒座(4123)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重复丢手回接封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定构件(41)还包括第三锚定构件本体(413),所述第三锚定构件本体(413)包括设置在所述中心管(11)的外周的上锥体(4131)、下锥体(4132)以及设置在所述上锥体(4131)与所述下锥体(4132)之间的卡瓦(4133),所述上锥体(4131)与下胶筒座(4123)连接,所述上锥体(4131)与所述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敏文晏健李铭田文超樊兴安隆世明廖作杰张文李景彬李星星宫娜娜王伟鹏侯俊耀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