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垃圾接收的卸料贮存系统及卸料贮存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91112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3 1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垃圾接收的卸料贮存系统及卸料贮存方法,其中卸料贮存系统包括垃圾中转仓,垃圾中转仓的顶部设有垃圾进管,垃圾中转仓内设有振动机构,振动机构上设有供水分排出的滤水孔,振动机构的端部形成落料通道,垃圾中转仓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垃圾出管和第二垃圾出管,第一垃圾出管位于落料通道的正下方,第二垃圾出管位于垃圾中转仓的远离落料通道一侧,第一垃圾出管和第二垃圾出管之间形成位于垃圾中转仓底部的斜面;所述第二垃圾出管的外部设有过滤组件,垃圾中转仓的下方设有输送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高对垃圾的过滤效果,并减少臭气的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垃圾处理系统,特别是一种基于垃圾接收的卸料贮存系统及卸料贮存方法


技术介绍

1、为了提高对垃圾的焚烧效率和燃烧热值,目前的垃圾在进入焚烧炉前需要贮存静置2~3天,从而使垃圾在静置过程中将水分沥出,避免垃圾渗滤液进入焚烧炉造成影响。在此基础上,目前对垃圾的处理方式是将垃圾按序倾倒在指定的坑道内,待垃圾静置至指定时间后,再由铲车等运输工具将坑道内的垃圾移送至焚烧炉内进行焚烧。但该处理方式的缺陷在于,由于垃圾中的水分在倾倒和静置过程中很容易被外部垃圾包裹无法直接流出,导致厂家在垃圾静置前即使通过破碎机进行破碎,垃圾碎料在后续倾倒和输送过程中也会在输送带或坑道内快速堆积,并对水分的排出造成阻碍,影响对水分的过滤分离效果。

2、另一方面,由于垃圾过滤液通常伴随毒性和恶臭,而这种处理方式会使垃圾过滤液直接暴露在外部空气中,导致垃圾过滤液在向外流动及后续收集过程中会极大的影响其周边环境,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3、因此,现有对垃圾的卸料贮存方式存在过滤效果和工作环境差的问题。


术实现思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垃圾接收的卸料贮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垃圾中转仓(1),垃圾中转仓(1)的顶部设有垃圾进管(2),垃圾中转仓(1)内设有振动机构,振动机构上设有供水分排出的滤水孔,振动机构的端部形成落料通道,垃圾中转仓(1)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垃圾出管(3)和第二垃圾出管(4),第一垃圾出管(3)位于落料通道的正下方,第二垃圾出管(4)位于垃圾中转仓(1)的远离落料通道一侧,第一垃圾出管(3)和第二垃圾出管(4)之间形成位于垃圾中转仓(1)底部的斜面(5);所述第二垃圾出管(4)的外部设有过滤组件,垃圾中转仓(1)的下方设有输送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垃圾接收的卸料...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垃圾接收的卸料贮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垃圾中转仓(1),垃圾中转仓(1)的顶部设有垃圾进管(2),垃圾中转仓(1)内设有振动机构,振动机构上设有供水分排出的滤水孔,振动机构的端部形成落料通道,垃圾中转仓(1)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垃圾出管(3)和第二垃圾出管(4),第一垃圾出管(3)位于落料通道的正下方,第二垃圾出管(4)位于垃圾中转仓(1)的远离落料通道一侧,第一垃圾出管(3)和第二垃圾出管(4)之间形成位于垃圾中转仓(1)底部的斜面(5);所述第二垃圾出管(4)的外部设有过滤组件,垃圾中转仓(1)的下方设有输送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垃圾接收的卸料贮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机构包括输送网板(7),输送网板(7)的中部设置形成滤水孔,输送网板(7)的一端转动连接垃圾中转仓(1),输送网板(7)的另一端设有偏心轮(8),偏心轮(8)的顶部与输送网板(7)的底面相互贴合,偏心轮(8)的一端延伸至垃圾中转仓(1)的外部并连接有驱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垃圾接收的卸料贮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网板(7)的数量为多个且沿垃圾中转仓(1)的高度方向间隔分布,相邻输送网板(7)在垃圾中转仓(1)内呈左右错位分布,上层输送网板(7)的端部延伸至下层输送网板(7)的中部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垃圾接收的卸料贮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网板(7)经转轴转动连接垃圾中转仓(1),转轴的端部延伸至垃圾中转仓(1)的外侧并设有限位板(9),限位板(9)的外部设有可拆卸连接垃圾中转仓(1)的挡环(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毅高锋英嵇伟铭朱冶
申请(专利权)人:德清旺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