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运输机器人领域,具体为双履带摇臂地下运输机器人。
技术介绍
1、当前,全自动运输机器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优势是:可替代越来越高的人力成本,耐用度高、无疲倦感,而且可在污染环境、危险环境中执行任务,以及可执行对人体有伤害的任务。
2、传统的运输机器人的载物平台尺寸大小固定,不仅载物量有限,而且运输体积大的物件在运输时放置的稳定性较差,从而运输时容易从载物平台上掉落,进而降低运输机器人的适用性,并且现有的运输机器人大多数具有物件抓取机构,从而需要人员手动将物件放置在运输机器人的载物平台上,较为费力,为此,需要设计新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双履带摇臂地下运输机器人,以解决当前运输机器人的载物平台尺寸大小固定,不仅载物量有限,而且运输体积大的物件在运输时放置的稳定性较差,从而运输时容易从载物平台上掉落,进而降低运输机器人的适用性,并且现有的运输机器人大多数具有物件抓取机构,从而需要人员手动将物件放置在运输
...【技术保护点】
1.双履带摇臂地下运输机器人,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两侧均安装有行走履带(11),所述机架(1)的顶部安装有载物板(2),所述载物板(2)的表面一侧安装有转盘(3),所述转盘(3)上安装有机械臂(31),所述载物板(2)的表面两侧均开设有矩形槽(21),两个所述矩形槽(21)的内腔两侧之间均等距安装有多个第一支撑杆(22),所述载物板(2)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板(24),两个所述连接板(24)靠近载物板(2)的一端等距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支撑杆(23),多个所述第二支撑杆(23)滑动贯穿载物板(2)置于矩形槽(21)内,且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杆(22)和
...【技术特征摘要】
1.双履带摇臂地下运输机器人,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两侧均安装有行走履带(11),所述机架(1)的顶部安装有载物板(2),所述载物板(2)的表面一侧安装有转盘(3),所述转盘(3)上安装有机械臂(31),所述载物板(2)的表面两侧均开设有矩形槽(21),两个所述矩形槽(21)的内腔两侧之间均等距安装有多个第一支撑杆(22),所述载物板(2)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板(24),两个所述连接板(24)靠近载物板(2)的一端等距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支撑杆(23),多个所述第二支撑杆(23)滑动贯穿载物板(2)置于矩形槽(21)内,且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杆(22)和多个所述第二支撑杆(23)交错分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履带摇臂地下运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顶部两侧均安装有滑轨(6),两个所述滑轨(6)上均滑动连接有电滑块(62),所述载物板(2)靠近滑轨(6)的一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61),两个...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