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带起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90849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3 13:17
本技术提供一种履带起重机,由第一履带起重机和第二履带起重机分解组合而成,包括合车履带车和配重履带车,合车履带车包括第一履带前部架和第一履带后部架,配重履带车包括第二履带前部架和第二履带后部架,其中,第一履带前部架与第二履带后部架由第一履带起重机分解而来,第一履带前部架的长度大于第二履带后部架的长度,且第一履带前部架的长度大于第二履带前部架的长度,第二履带前部架与第一履带后部架由第二履带起重机分解而来,第一履带后部架的长度大于第二履带前部架的长度,第一履带后部架的长度大于第二履带后部架的长度;通过组合就可以变成更大吊载能力的履带起重机,并且配重可放置在配重履带车上实现移动,提高灵活性和设备的利用率,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起重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履带起重机


技术介绍

1、超大吨位履带起重机的使用往往只是几个大型的工况,实际工作中使用频率并不高,且超大吨位履带起重机的成本较高,对地面、组装和安全等方面的要求也较高。同时随着建设进展,施工区域越来越小,超大吨位履带起重机施工范围受限,造成设备闲置率增加。

2、此外,该种形式的履带起重机只能在吊钩吊起一个较大起重量的时候才能实现后配重离地,随前车行走,一旦重物落地后,超起配重也要随之落地,此时要实现整车移动,必须将后配重拆下转运,使用极其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履带起重机,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超大吨位履带起重机成本高、闲置率高的缺陷。

2、本技术提供一种履带起重机,由第一履带起重机和第二履带起重机分解组合而成,包括:

3、合车履带车,包括第一履带前部架和第一履带后部架;

4、配重履带车,包括第二履带前部架和第二履带后部架;

5、其中,所述第一履带前部架与所述第二履带后部架由所述第一履带起重机分解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履带起重机,其特征在于,由第一履带起重机和第二履带起重机分解组合而成,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履带前部架(11)与所述第一履带后部架(12)中均设置有第一减速机(13),所述第二履带前部架(21)与所述第二履带后部架(22)中均设置有第二减速机(23),所述第一减速机(13)的扭矩大于所述第二减速机(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合车履带车(1)的轨距大于所述配重履带车(2)的轨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履带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履带车(2)的轨距与所述第一履带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履带起重机,其特征在于,由第一履带起重机和第二履带起重机分解组合而成,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履带前部架(11)与所述第一履带后部架(12)中均设置有第一减速机(13),所述第二履带前部架(21)与所述第二履带后部架(22)中均设置有第二减速机(23),所述第一减速机(13)的扭矩大于所述第二减速机(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合车履带车(1)的轨距大于所述配重履带车(2)的轨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履带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履带车(2)的轨距与所述第一履带起重机和/或所述第二履带起重机的轨距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履带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合车履带车(1)包括第一底盘,所述第一底盘包括第一前横梁(14)和第一后横梁(15),所述第一前横梁(14)的两端与所述第一履带前部架(11)连接,所述第一后横梁(15)的两端与所述第一履带后部架(12)连接,所述第一前横梁(14)和所述第一后横梁(15)之间设置有回转支承。

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明庆王亮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一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