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群入槽深度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90568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3 13:1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极群入槽深度检测装置,包括:多个并列布置的与入槽机抵接的顶部压板,所述的顶部压板底部连接有弹簧,所述的弹簧底部连接有固定部;所述的固定部连接有检测模块和数据传输线,所述的检测模块包括高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中的一种。通过对入槽机的入槽深度或压力检测,实现对集群入槽的间接检测。对于不同的电池泛用性强,并且检测结果更精确;能够稳定的检测入槽深度,从而便于判断入槽深度是否合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铅酸蓄电池极群检测,尤其涉及一种极群入槽深度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1、在蓄电池的生产制造过程中,极群入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极群作为蓄电池的核心部件,其入槽深度的精准控制直接关系到蓄电池的性能与安全性。极群入槽深度对于蓄电池的整体性能有着显著的影响,如果入槽深度过浅,可能导致极群与槽体之间的接触不良,进而影响蓄电池的电流传导效率;如果入槽深度过深,又可能挤压极群内部的活性物质,减少其有效工作面积,从而降低蓄电池的容量和循环寿命。

2、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极群入槽整形夹具”,其公告号:cn107732322b,公开了包括底板、夹板、压板、压条和手柄,所述底板四个角处均垂直固定有立柱,入槽夹具左侧、右侧的立柱间均穿设有手柄,入槽夹具前侧、后侧的立柱间均穿设有固定轴,所述手柄的两立柱之间的部分套设有两个限位套和压块,压块位于两限位套中间,压块另一端上穿设有销轴,所述夹板和压板互相平行垂直设于底板上,夹板上方开有坡口,压板上开有凹槽,所述压条设于夹板上方置于坡口、凹槽内,但是该方案不能确定准确的入槽深度、检测不便。...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极群入槽深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与入槽机抵接的顶部压板,所述的顶部压板底部连接有弹簧,所述的弹簧底部连接有固定部;所述的固定部连接有检测模块和数据传输线,所述的检测模块包括高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中的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群入槽深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的外壳为方形结构件,所述的外壳中均匀分布着多个检测机构空腔,顶部压板位于每个检测机构空腔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极群入槽深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部压板对应两侧设置有滑轮,所述的滑轮在检测机构空腔内壁上滚动,所述的滑轮固定设置于顶部压板的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群入槽深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与入槽机抵接的顶部压板,所述的顶部压板底部连接有弹簧,所述的弹簧底部连接有固定部;所述的固定部连接有检测模块和数据传输线,所述的检测模块包括高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中的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群入槽深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的外壳为方形结构件,所述的外壳中均匀分布着多个检测机构空腔,顶部压板位于每个检测机构空腔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极群入槽深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部压板对应两侧设置有滑轮,所述的滑轮在检测机构空腔内壁上滚动,所述的滑轮固定设置于顶部压板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极群入槽深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轮和顶部压板之间设置有u型滑轮槽,所述的u型滑轮槽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正辉李焙闫大龙章春红马洪涛
申请(专利权)人:超威电源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