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封头及管壳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89722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3 1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封头及管壳式换热器,封头包括管板、封盖及隔板,封盖为曲面壳状结构,其固定设置于管板上,封盖和管板围合形成流动腔,管板上间隔设置有三个安装孔组,每个安装孔组均包括多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固定换热器内的管束,隔板倾斜设置于流动腔中,隔板的一端与封盖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管板固定连接,所述隔板将流动腔分割为换程腔和单程腔,隔板的倾斜方向朝向相邻的两个安装孔组,且该相邻的两个安装孔组位于换程腔内。通过隔板倾斜设置,可以在换程腔中通过优化流体流动路径,减少了局部阻力损失和回流现象,改善了流体分配的均匀性,流体在换程腔内流动更加稳定,从而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和整体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器,尤其涉及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封头及管壳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1、换热器是工业热力过程的关键热交换设备,其中管壳式换热器由于其技术成熟、结构简单、造价低、流通截面较宽、易于清洗水垢的特点被广泛用于能源、石油、化工、冶金和航空航天等多种工业领域。

2、管壳式换热器内分为管侧和壳侧两部分,其中封头结构对管侧结构的换热过程有较大影响。不合理的封头结构可能造成管侧管束间流动不均匀,进而使得管壳式换热器内部温度场分布不均匀和有效换热面积的降低,造成换热器的实际工作效果无法达到设计目标甚至运行要求。因此,设计合理的管壳式换热器封头结构来优化改善管侧管束内流体的流动特性,一直是管壳式换热器结构设计的重点研究方向。

3、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管壳式换热器性能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在封头内流动方向改变的绕流区域出现大量涡流现象,造成部分流体的滞留,影响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引起局部阻力损失和流动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封头及管壳式换热器,用于改善封头内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头(1)包括管板(11)、封盖(12)及隔板(13),所述封盖(12)为曲面壳状结构,其固定设置于管板(11)上,封盖(12)和管板(11)围合形成流动腔(Q),所述管板(11)上间隔设置有三个安装孔组(110),每个安装孔组(110)均包括多个安装孔(110a),所述安装孔(110a)用于固定换热器内的管束(31),所述隔板(13)倾斜设置于流动腔(Q)中,隔板(13)的一端与封盖(12)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管板(11)固定连接,所述隔板(13)将流动腔(Q)分割为换程腔(Q1)和单程腔(Q2),隔板(13)的倾斜方向朝向相邻的两个安装孔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头(1)包括管板(11)、封盖(12)及隔板(13),所述封盖(12)为曲面壳状结构,其固定设置于管板(11)上,封盖(12)和管板(11)围合形成流动腔(q),所述管板(11)上间隔设置有三个安装孔组(110),每个安装孔组(110)均包括多个安装孔(110a),所述安装孔(110a)用于固定换热器内的管束(31),所述隔板(13)倾斜设置于流动腔(q)中,隔板(13)的一端与封盖(12)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管板(11)固定连接,所述隔板(13)将流动腔(q)分割为换程腔(q1)和单程腔(q2),隔板(13)的倾斜方向朝向相邻的两个安装孔组(110),且该相邻的两个安装孔组(110)位于换程腔(q1)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壳式换热器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12)上设置有流动口(121),所述流动口(121)和单程腔(q2)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壳式换热器封头,其特征在于:封盖(12)为半球形或椭球形壳体(2)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壳式换热器封头,其特征在于:三个安装孔组(110)中中间的安装孔组(110)位于管板(11)的中心位置,两侧的安装孔组(110)相对于中间的安装孔组(110)对称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壳式换热器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3)为倾斜设置的直板状,隔板(13)的下端与相邻两个安装孔组(110)之间的管板(11)固定连接,隔板(13)的上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爱民陈晨施红旗姜勇毛旭敏曹伟姜国宝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