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纱线的绕线装置及绕线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88438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9:09
本申请涉及纺纱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纺织纱线的绕线装置及绕线方法,包括主支架,主支架设置有两个,驱转机构,驱转机构设置于主支架的内侧,驱转机构设置有两组,撑筒机构,撑筒机构设置于驱转机构之间,撑筒机构设置有两组,立架,立架的一侧贯穿并固定设置有固定盘,固定盘的两端面开设有圆孔,立架设置于撑筒机构之间,通过联移组件的设置,当其中一组撑筒机构移动时,联移组件则会驱动送线组件移动,将送线组件移动到另外一组撑筒机构的外侧,即为绕线的空筒子的一侧,从而可以在不停机的情况下更换筒子且同时进行绕线工作,提高纺织纱线的绕线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纺纱,尤其涉及一种纺织纱线的绕线装置及绕线方法


技术介绍

1、纱线是用于纺织品制造的纱线,通常由棉、羊毛、丝、麻、化纤等纤维材料制成,纺织纱线可以根据不同的纺织工艺和用途,分为不同的规格和品种,如粗纱、细纱、弹性纱、色纱等,纱线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成型的纱线,为了方便运输和使用纱线,会使用卷绕筒对纱线进行收卷。

2、但目前现有技术还存在如下问题:当筒子上的纱线缠绕完成后,需要更换筒子,更换筒子时则需要停止绕线装置,使得纱线的绕线工作暂停,导致纺织生产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通过提供一种纺织纱线的绕线装置及绕线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当筒子上的纱线缠绕完成后,需要更换筒子,更换筒子时则需要停止绕线装置,使得纱线的绕线工作暂停,导致纺织生产效率降低,实现了不停止绕线装置,在进行绕线工作时更换筒子,提高纺织效率。

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纺织纱线的绕线装置,包括:

3、主支架,所述主支架设置有两个;

4、驱转机构,所述驱转机构设置于主支架的内侧,所述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纺织纱线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纱线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架(1)的一侧可拆卸设置有第一接地支架(101),所述主支架(1)的另一侧可拆卸设置有第二接地支架(102),所述主支架(1)的顶端一侧可拆卸设置有固定齿板(103),所述固定齿板(103)的顶端固定设置有限位板(104),所述主支架(1)相互远离的一侧可拆卸设置有侧接板(10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纱线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转机构(2)包括伺服电机(201),所述伺服电机(201)的驱动端固定设置有驱转齿轮(202),所述驱转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织纱线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纱线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架(1)的一侧可拆卸设置有第一接地支架(101),所述主支架(1)的另一侧可拆卸设置有第二接地支架(102),所述主支架(1)的顶端一侧可拆卸设置有固定齿板(103),所述固定齿板(103)的顶端固定设置有限位板(104),所述主支架(1)相互远离的一侧可拆卸设置有侧接板(10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纱线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转机构(2)包括伺服电机(201),所述伺服电机(201)的驱动端固定设置有驱转齿轮(202),所述驱转齿轮(202)的外侧啮合设置有外环齿轮(203),所述外环齿轮(203)的内侧固定设置有转盘(204),所述转盘(204)的外侧对称可拆卸设置有抱接臂(210),所述抱接臂(210)相互靠近的一侧转动设置有连接杆(2061),所述连接杆(2061)的两端外侧分别固定设置有移驱齿轮(205)和第一锥齿轮(206),所述第一锥齿轮(206)的外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207),所述第二锥齿轮(207)与撑筒机构(3)连接,所述移驱齿轮(205)在移动中可与固定齿板(103)啮合配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纺织纱线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201)的底端固定设置有辅助支架(211),所述辅助支架(211)的一侧对称可拆卸设置有滑移连架(209),所述滑移连架(209)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定滑块(208),所述定滑块(208)滑动设置于转盘(204)的外侧,所述滑移连架(209)贯穿并滑动设置于主支架(1)的一侧,所述辅助支架(211)与电动伸缩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纱线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筒机构(3)包括外接壳筒(301),所述外接壳筒(301)的一端贯穿并转动设置有转接柱(302),所述转接柱(302)固定设置于第二锥齿轮(207)一端,所述转接柱(302)的外侧固定设置有旋顶块(303),所述旋顶块(303)的两端面均开设有多个弧形滑槽(3031),所述旋顶块(303)的外侧设置有弧面部(3032),所述弧面部(3032)设置有四处,所述弧面部(3032)的外侧滑动设置有顶移架(3041),所述顶移架(3041)的底端内侧对称固定设置有短滑杆(3042),所述短滑杆(3042)滑动设置于弧形滑槽(3031)的内侧,所述顶移架(30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季沈娟丽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新卓誉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