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储能电池热管理,尤其涉及一种储能电池模组热管理结构及储能电池模组结构。
技术介绍
1、目前,随着科技进步和发展需要,能源需求增加,储能行业随之崛起。锂离子电池储能因其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运维成本低等优势,已经成为主要的电化学储能方式。在锂离子电池的工况条件中,温度对电池容量的衰减速度、循环寿命和经济安全都有着重要影响。因此采用高效的热管理技术有利于增加工作倍率、延长循环寿命,降低成本以及提高安全性能。目前采用传统的风冷技术已经无法满足锂离子电池储能日益增长的散热需求。因此,锂离子电池储能发展的一大挑战就是对传统的冷却技术进行优化更新,开发一种更高效的热管理技术方案。
2、液冷技术利用冷却液通过导热和对流换热的热交换方式,与电池进行换热,从而将热量带走,其冷却效率比风冷技术可高十几倍,成为目前储能系统热管理的重要发展方向。储能电池系统的液冷技术中应用较多是液冷板和浸没式液冷,目前两种液冷技术都已经较为成熟。相比较而言,浸没式液冷技术的冷却效果更佳,安全性也较高,但其流体和制造成本更高、所需的泵送功率更大、体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能电池模组热管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储能电池模组底部的一体式三角形通道换热器结构,所述一体式三角形通道换热器结构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换热通道,所述换热通道的横截面呈三角形设置,流经所述换热通道的冷却液能与所述储能电池模组底部直接接触换热;所述一体式三角形通道换热器结构的两侧分别设有呈竖直设置的流入口结构和流出口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池模组热管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式三角形通道换热器结构包括至少2个换热器,各所述换热器包括多个所述换热通道,各所述换热器上位于所述换热通道的第一端设有呈竖直设置的所述流入口结构,各所述换热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电池模组热管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储能电池模组底部的一体式三角形通道换热器结构,所述一体式三角形通道换热器结构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换热通道,所述换热通道的横截面呈三角形设置,流经所述换热通道的冷却液能与所述储能电池模组底部直接接触换热;所述一体式三角形通道换热器结构的两侧分别设有呈竖直设置的流入口结构和流出口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池模组热管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式三角形通道换热器结构包括至少2个换热器,各所述换热器包括多个所述换热通道,各所述换热器上位于所述换热通道的第一端设有呈竖直设置的所述流入口结构,各所述换热器上位于所述换热通道的第二端设有呈竖直设置的所述流出口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电池模组热管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换热器底板,所述换热器底板上设置多个所述换热通道,所述换热器底板上位于所述换热通道的冷却液流入端设置所述流入口结构,所述换热器底板上位于所述换热通道的冷却液流出端设置所述流出口结构,所述换热器底板上位于所述流入口结构和所述流出口结构的两端分别设置换热器侧板;所述换热器底板、所述流入口结构、所述流出口结构和2个所述换热器侧板之间围合构成顶部开口的换热器换热腔,所述换热通道的顶端与所述储能电池模组的底端抵靠连接;所述流入口结构靠近所述换热通道的一侧、所述流出口结构靠近所述换热通道的一侧和2个所述换热器侧板与所述储能电池模组的底部密封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电池模组热管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式三角形通道换热器结构包括多个所述换热器,相邻两个所述换热器的相邻侧共用1个所述换热器侧板。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电池模组热管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入口结构与所述换热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嘉丰,李想,李天泽,杨瑶,王国涛,陈龙,温博,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西电电力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