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及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88025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9: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池及无人机,包括:电芯模组;电池管理装置,安装于电芯模组侧部,电池管理装置包括装置保护壳以及安装于装置保护壳内的电池管理主板,电池管理主板与电芯模组电连接;电池头壳,安装于电芯模组上并罩盖电池管理装置,以对电池管理装置提供防护。装置保护壳只需依照电池管理主板的尺寸设置,相较于整个电池头壳来说,装置保护壳体积更小,质量更轻。另外,还设置了电池头壳罩盖电池管理装置,电池头壳可以采用轻质的塑料结构便可,因此,总体来说,本方案的结构可以实现为电池减重的有益效果。本方案提供了双重保护结构,当遭受外力撞击时,可以有效保障内部的电池管理主板不受冲击,降低撞击后的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储能装置的,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及无人机


技术介绍

1、在许多移动用电设备上均会搭载移动电池用以供电,如无人机、农机、电动车等,为实现电池管理的智能化,目前市面上的移动电池会采用电池与bms(电池管理系统)组合的方式来实现电池管理。具体的,电池包括电芯模组和bms模组,电芯模组中包含有电芯和电芯主板,电芯内部设置有各类用于采集电芯相关信息的传感器,传感器再通过线材连接至电芯主板,电芯主板再与bms模组连接,实现利用bms模组对电芯的智能化管理。其中,bms主板安装于电芯模组的一侧并通过线材连接通讯,同时在电芯模组上安装头壳罩盖bms主板,由于bms主板工作时需要一定的散热,故现有的电芯模组的头壳往往采用整块金属制成,由于头壳内罩盖有大量元器件(bms主板、插头、指示灯等),以及头壳上还设置有把手,故整个头壳的尺寸无法做小,导致金属头壳存在重量大、成本高的问题;另外,当头壳发生撞击时,容易波及到内部的各种元器件,维修时需要更换的零件较多,存在维修成本较高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保护壳(21)为金属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头壳(3)为塑料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电池管理装置(2)电连接的对外连接器(4),所述电池头壳(3)包括第一防护部(31)和第二防护部(32),所述第一防护部(31)罩盖所述电池管理装置(2),所述第二防护部(32)罩盖所述对外连接器(4);所述第一防护部(31)与所述第二防护部(32)为一体结构或组合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保护壳(21)为金属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头壳(3)为塑料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电池管理装置(2)电连接的对外连接器(4),所述电池头壳(3)包括第一防护部(31)和第二防护部(32),所述第一防护部(31)罩盖所述电池管理装置(2),所述第二防护部(32)罩盖所述对外连接器(4);所述第一防护部(31)与所述第二防护部(32)为一体结构或组合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管理主板(22)上设有连接柱(221),所述装置保护壳(21)上设有与所述连接柱(221)对应的连接孔(2112),所述连接柱(221)通过所述连接孔(2112)延伸出所述装置保护壳(21)外;所述对外连接器(4)包括连接铜排(41),所述连接铜排(41)与所述连接柱(221)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221)设有连接螺纹孔,所述连接铜排(41)设有定位孔,连接螺栓穿过所述定位孔并螺纹锁附于所述连接螺纹孔,使得所述连接铜排(4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2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头壳(3)布设有散热孔(3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保护壳(21)上设有散热翅片(211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管理装置(2)还包括第一连接器(23),所述第一连接器(23)电连接所述电池管理主板(22);所述电芯模组(1)包括第二连接器(13),所述第一连接器(23)与所述第二连接器(13)对插连接,实现所述电池管理主板(22)与所述电芯模组(1)的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模组(1)包括电芯外壳(11)以及安装于所述电芯外壳(11)内的电芯体(12)、电芯主板(14)和传感器,所述电芯体(12)以及所述传感器分别电连接所述电芯主板(14);所述电芯外壳(11)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器(13)对应的插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器(13)电连接所述电芯主板(14)并对准所述插接孔。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管理装置(2)还包括减震件(24),所述减震件(24)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器(23),通过所述减震件(24)对所述第一连接器(23)减震吸能。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23)固定于所述电池管理主板(22)上,所述减震件(24)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器(23)与所述电池管理主板(22)之间;所述装置保护壳(21)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器(23)对应的通孔(21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梓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