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污泥重力浓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87812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9: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效的污泥重力浓缩装置,包括储存池和设置于储存池上的排水管,排水管的一端与储存池连通,另一端位于储存池之外,排水管与储存池连通的一端上可拆卸连接有引流机构,引流机构包括大径管、小径管和连通管,大径管连通于排水管和小径管之间,大径管的直径大于小径管的直径,连通管的底端与大径管连通、连通管的顶端向上延伸与大气连通,小径管上连接有控制小径管通断的开关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专利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储存池在泥水分离时效果差且分离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的污泥重力浓缩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人们对水资源的保护和治理意识提高,越来越多的污水处理设备被设计应用,在这些污水处理设备中,需要建设至少一座污泥储存池,使用时将污泥和水的混合液排入储存池内,然后采用重力浓缩、机械浓缩或者重力浓缩与机械浓缩结合的方式使污泥与水分离,浓缩的污泥位于储存池的下层,分离出来的清水作为上清液位于储存池的上层。当泥水分离后,上清液由排水管被排出,第一次排出上清液后,第二次从储存池的中下部向存储池内注入新的泥水混合液,而新注入的泥水混合液继续分离,如此循环,直至污泥高度接近排水管而无法继续新注入泥水混合液时停止浓缩,此时需要将储存池内所有浓缩的污泥排出,然后再进行下一次的泥水分离。

2、虽然上述的储存池结构能够完成泥水分离,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多个问题:

3、1.由于浓缩过程中需要多次将上清液经排水管排出储存池之外,然后多次向储存池内新注入泥水混合液,在利用排水管将上清液排出储存池时,由于上清液在排水管内流动时容易形成紊流而对储存池内剩余上清液造成扰动,从而使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的污泥重力浓缩装置,包括储存池和设置于储存池上的排水管,排水管的一端与储存池连通,另一端位于储存池之外,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与储存池连通的一端上可拆卸连接有引流机构,所述引流机构包括大径管、小径管和连通管,大径管连通于排水管和小径管之间,大径管的直径大于小径管的直径,连通管的底端与大径管连通、连通管的顶端向上延伸与大气连通,所述小径管上连接有控制小径管通断的开关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污泥重力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的顶端距离储存池顶面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污泥重力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的污泥重力浓缩装置,包括储存池和设置于储存池上的排水管,排水管的一端与储存池连通,另一端位于储存池之外,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与储存池连通的一端上可拆卸连接有引流机构,所述引流机构包括大径管、小径管和连通管,大径管连通于排水管和小径管之间,大径管的直径大于小径管的直径,连通管的底端与大径管连通、连通管的顶端向上延伸与大气连通,所述小径管上连接有控制小径管通断的开关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污泥重力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的顶端距离储存池顶面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污泥重力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机构包括封堵头,所述封堵头可拆卸连接于小径管上远离大径管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的污泥重力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机构还包括驱动器,驱动器连接于小径管的外壁上,所述封堵头与驱动器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的污泥重力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果孙通刘升华杨婷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阁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