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丙烯分离及成型多孔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87789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9: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多孔材料、成型多孔材料以及它们在吸附分离乙烯丙烯中的应用。多孔材料为一种或多种结构通式为M<subgt;3</subgt;(HCOO)<subgt;6</subgt;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其中M为Ni、Co、Mg或Mn。成型多孔材料制备方法包括:采用相转化法,将多孔材料、聚醚砜和N,N‑二甲基甲酰胺混匀后转移至无水甲醇中,形成成型多孔材料。多孔材料合成原料廉价,成本低,合成方法简便,可规模化合成,堆积密度大。成型过程对材料对于C<subgt;3</subgt;H<subgt;6</subgt;和C<subgt;2</subgt;H<subgt;4</subgt;的分离效果几乎无影响,成型多孔材料有效缓解了粉末带来的孔道堵塞问题,有利于工业化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分离,具体涉及乙烯丙烯分离及一种成型多孔材料。


技术介绍

1、乙烯(c2h4)和丙烯(c3h6)是全球石化行业中最重要的化工原料,已被广泛应用于制造各种化学品,比如:合成纤维、橡胶和聚氯乙烯等有机化学品。

2、作为下游制造业的重要原料,丙烯(c3h6)和乙烯(c2h4)的全球需求正在增加。然而,传统上,c3h6和c2h4主要是通过原油裂解或脱氢过程产生的,由于原油是不可再生资源,找寻其他制备方式对于缓解资源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3、甲醇制烯烃(mto)工艺是一种从煤和天然气中制备c2h4的有效方法,既可以实现煤化工产品向石化产品的转化,缓解依赖原油裂解带来的资源短缺问题;同时,使用mto工艺以消耗甲醇生产烯烃为切入点,又能有效缓解甲醇生产过剩的问题。

4、在mto工艺中,会产生51.10wt%的c2h4和20.91wt%的c3h6。由mto工艺得到的c2h4和c3h6的纯度不能满足工业应用的要求。传统分离c3h6/c2h4混合物是采用高能耗的低温蒸馏。此外,mto产品的传统分离方法是采用碱洗,但这个过程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乙烯丙烯吸附分离能力的成型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相转化法,将多孔材料、聚醚砜和N,N-二甲基甲酰胺混匀后转移至无水甲醇中,形成成型多孔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砜的用量为所述多孔材料和所述聚醚砜的质量之和的5%~1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成型多孔材料。

4.多孔材料和/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型多孔材料在吸附分离乙烯丙烯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材料为一种或多种结构通式为M3(HCOO)6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其中M为Ni、Co、Mg或Mn。

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乙烯丙烯吸附分离能力的成型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相转化法,将多孔材料、聚醚砜和n,n-二甲基甲酰胺混匀后转移至无水甲醇中,形成成型多孔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砜的用量为所述多孔材料和所述聚醚砜的质量之和的5%~1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成型多孔材料。

4.多孔材料和/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型多孔材料在吸附分离乙烯丙烯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材料为一种或多种结构通式为m3(hcoo)6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其中m为ni、co、mg或mn。

5.一种吸附分离乙烯丙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利用多孔材料和/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型多孔材料选择性吸附含乙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袁斌李雪汪玲瑶何樱芝胡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