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机翼的加载实验和挠度检测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86867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8:54
本技术涉及挠度检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无人机机翼的加载实验和挠度检测工装,包括主体机构和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位于主体机构的外侧,所述主体机构包括挠度检测支撑柱、挠度检测安装座、挠度检测底座、挠度检测支撑平台、连接块和第一机翼连接架,所述挠度检测安装座固定安装在挠度检测支撑柱的下端。该无人机机翼的加载实验和挠度检测工装,通过第一固定螺栓和第二固定螺栓对第一机翼连接架和第二机翼连接架进行固定,通过固定带将机翼主体固定在第一机翼连接架和第二机翼连接架的下端,可使得该装置可以放置对应强度要求的加载力的沙袋,简化载荷及加载方法,且可以双向同时测机翼前掾和后橼的挠度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挠度检测,具体为一种无人机机翼的加载实验和挠度检测工装


技术介绍

1、机结构强度试验通常是指结构静力测试,它是通过在飞机表面加载一定量级的静力载荷,通过测量结构的变形、应变状态,检验飞机在设计载荷作用下的承载能力,从而为飞机的飞行安全、结构安全提供保障。机翼是飞机的主要升力面,也是全机最主要的承载部件,对于飞机结构安全至关重要,对于小型无人机而言,由于其机翼展向尺寸相对较大,结构相对“细长”,同时机翼又是其主要受载部件,因此,相对机身、尾翼等其它部件,机翼的强度问题最为突出。

2、目前人们对无人机机翼加载和挠度检测时,其加载方法相对较为麻烦,且无法双向同时测机翼前掾和后橼的挠度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机翼的加载实验和挠度检测工装,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其的加载方法相对较为麻烦,且无法双向同时测机翼前掾和后橼的挠度要求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人机机翼的加载实验和挠度检测工装,包括主体机构和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机机翼的加载实验和挠度检测工装,包括主体机构(1)和辅助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机构(2)位于主体机构(1)的外侧,所述主体机构(1)包括挠度检测支撑柱(101)、挠度检测安装座(102)、挠度检测底座(103)、挠度检测支撑平台(104)、连接块(105)和第一机翼连接架(106),所述挠度检测安装座(102)固定安装在挠度检测支撑柱(101)的下端,所述挠度检测底座(103)固定安装在挠度检测安装座(102)的下端,所述挠度检测支撑平台(104)固定安装在挠度检测支撑柱(101)的上端,所述连接块(105)固定安装在挠度检测支撑平台(104)的前端,所述第一机翼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机翼的加载实验和挠度检测工装,包括主体机构(1)和辅助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机构(2)位于主体机构(1)的外侧,所述主体机构(1)包括挠度检测支撑柱(101)、挠度检测安装座(102)、挠度检测底座(103)、挠度检测支撑平台(104)、连接块(105)和第一机翼连接架(106),所述挠度检测安装座(102)固定安装在挠度检测支撑柱(101)的下端,所述挠度检测底座(103)固定安装在挠度检测安装座(102)的下端,所述挠度检测支撑平台(104)固定安装在挠度检测支撑柱(101)的上端,所述连接块(105)固定安装在挠度检测支撑平台(104)的前端,所述第一机翼连接架(106)活动安装在连接块(105)的前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机翼的加载实验和挠度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机构(1)还包括第一连接槽(107)、第一固定螺栓(108)、第二机翼连接架(109)、第二连接槽(110)、第二固定螺栓(111)、机翼连接双杆(112)、机翼连接单杆(113)、机翼主体(114)、固定带(115)、第一安装槽(116)、第一螺丝(117)、第二安装槽(118)和第二螺丝(119),所述第一连接槽(107)固定设置在连接块(105)的前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机机翼的加载实验和挠度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螺栓(108)活动安装在第一机翼连接架(106)的前端,所述第二机翼连接架(109)活动安装在挠度检测支撑平台(104)的前端,所述第二连接槽(110)固定设置在挠度检测支撑平台(104)的前端,所述第二固定螺栓(111)活动安装在第二机翼连接架(109)的前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人机机翼的加载实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田华史飞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辰茂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