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换电模式下电动公交车负荷资源快速及可持续参调能力评估方法。
技术介绍
1、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在电源侧的调节能力逐步减弱,在电网侧调节手段有限,当前储能成本过高,而负荷侧有大规模、廉价、清洁、可控资源,如电动汽车负荷,对其挖掘可提升新型电力系统的调节能力,有效应对功率波动。电动公交车由于运行线路较为固定,发车具有一定的规律,电池容量较大。但是传统电动汽车参调能力评估方法在应对新型电力系统中的新能源快速和持续功率波动方面确实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传统方法往往基于固定的标准和参数进行评估,缺乏对不同类型电动汽车及其运行特性的具体分析。在不同的电网负荷和新能源出力波动场景下,电动汽车的参调能力会有所不同,但传统评估方法往往无法有效区分和适应这些变化。2)传统方法可能忽视了电动汽车在快速响应需求时的限制,导致其在面对新能源快速功率波动时的响应速度不足。传统评估方法通常未充分考虑电动汽车的动态特性,如启动时间、加速和减速特性等,导致对其应对快速功率波动的能力评估不准确。3)在应对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换电模式下电动公交车负荷资源快速及可持续参调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步骤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换电模式下电动公交车负荷资源快速及可持续参调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采用公式(1)对电动公交车负荷信息采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充换电模式下电动公交车负荷资源快速及可持续参调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构建的充电模式下电动公交车负荷快速上调功率的能力评估模型如公式(2)和(3)所示,公式(2)为充电模式下e号电动公交车负荷参与快速上调功率能力的约束条件,公式(3)为充电模式下e号电动公交车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换电模式下电动公交车负荷资源快速及可持续参调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步骤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换电模式下电动公交车负荷资源快速及可持续参调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采用公式(1)对电动公交车负荷信息采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充换电模式下电动公交车负荷资源快速及可持续参调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构建的充电模式下电动公交车负荷快速上调功率的能力评估模型如公式(2)和(3)所示,公式(2)为充电模式下e号电动公交车负荷参与快速上调功率能力的约束条件,公式(3)为充电模式下e号电动公交车负荷快速上调功率的能力;在满足运行约束条件(2)后,充电模式下e号电动公交车负荷快速上调功率的能力按公式(3)计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充换电模式下电动公交车负荷资源快速及可持续参调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构建的充电模式下电动公交车负荷快速下调功率的能力评估模型如公式(6)和(7)所示,公式(6)为充电模式下电动公交车负荷参与快速下调功率的能力的约束条件,公式(7)为充电模式下电动公交车负荷快速下调功率的能力;在满足运行约束条件(6)后,充电模式下e号电动公交车可快速下调功率的能力按公式(7)计算;在不同运行状态下,电动公交车具有不同的快速下调功率的能力,当处于充电状态δe(t)=1时,下调功率的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仪忠凯,章锐,徐英,于继来,涂正宏,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