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内双极电凝止血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85326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8:4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耳内双极电凝止血设备。一种耳内双极电凝止血设备,包括两个电凝杆,两个电凝杆的外围均包覆有绝缘层,两个电凝杆均包括并排设置的并排部以及外扩部;外扩部邻近并排部的区域设置有间距调整机构;间距调整机构包括固定在并排部外围的固定基座,固定基座上螺纹连接有锁紧螺钉,锁紧螺钉用于抵住外扩部;外扩部远离并排部的端部包括轴向延伸的轴向延伸部以及径向延伸的径向延伸部,轴向延伸部与径向延伸部相连构成L形延伸结构;轴向延伸部以及径向延伸部均外露出绝缘层。本技术通过优化双极电凝止血装置,通过间距调整机构,便于控制两个电凝杆之间的间距,便于伸入耳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凝装置,特别是涉及适用于耳内镜下的电凝止血装置。


技术介绍

1、双极电凝装置使用的是双极电极,其中一个电极用于输送电流,另一个电极则用于回收电流;电流沿着两个电极之间的路径流动,形成一个封闭的回路,电凝效果较为局限;适用于需要精确切割或焊接组织且对止血要求较高的场景;其电流路径局限在两个电极之间,较少对周围组织产生热损伤;因此对相邻组织的损伤程度和影响范围很小,相当安全。

2、由于耳道内的空间狭小,耳内电凝止血设备的小型化一直是考虑的方向之一。比如公开号为cn117137615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微型耳内镜双极电凝止血钳,该装置通过用于控制活动手把绕钳体转动,进而通过联动杆推动活动管端部的电凝止血钳从固定管中伸出,伸出的电凝止血钳保持张开状态。该种止血钳的缺陷在于,止血钳的张开方向朝向固定管的轴线,而耳内的环境下往往需要夹闭止血的是耳道内壁。目前缺乏可以实现径向向外夹闭的止血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耳内双极电凝止血设备

2、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3、本技术提供一种耳内双极电凝止血设备,包括两个电凝杆,其特征在于,两个电凝杆的外围均包覆有绝缘层,两个电凝杆均包括并排设置的并排部以及从并排部向端部间距递增的外扩部;

4、所述外扩部邻近所述并排部的区域设置有间距调整机构;

5、所述间距调整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并排部外围的固定基座,所述固定基座上螺纹连接有锁紧螺钉,所述锁紧螺钉用于抵住所述所述外扩部;

6、所述外扩部远离所述并排部的端部包括轴向延伸的轴向延伸部以及径向延伸的径向延伸部,所述轴向延伸部与所述径向延伸部相连构成l形延伸结构;

7、所述轴向延伸部以及所述径向延伸部均外露出所述绝缘层。

8、本技术通过优化双极电凝止血装置,通过间距调整机构,便于控制两个电凝杆之间的间距,便于伸入耳内。通过径向延伸的径向延伸部与轴向延伸的轴向延伸部组合构成的l形延伸结构,便于实现了对耳道内壁的夹闭止血。相对于传统的轴向延伸的结构,大大的提高了可以止血的覆盖范围。

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轴向延伸部与所述径向延伸部之间通过弯折部相连。

1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弯折部上开设有沿着长度方向排布的环状凹槽。

11、便于弯折。

12、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一中空保护杆,两个电凝杆与所述中空保护杆滑动连接;

13、所述径向延伸部、所述弯折部以及所述轴向延伸部弯折呈u形结构,且收纳在所述中空保护杆内。

14、电凝杆的端部单次滑出中空保护杆后,所述径向延伸部、所述弯折部以及所述轴向延伸部弯折呈直线形收纳在所述中空保护杆内。

15、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轴向延伸部与所述径向延伸部之间通过弯折部相连,所述弯折部是形状记忆合金。

16、所述形状记忆合金初始形状为l形弯折结构;

17、所述形状记忆合金低温下弯折为直线型。

18、当两个电凝杆通电后,两个电凝杆会升温,形状记忆合金恢复成初始l形。形状记忆合金低温时可以任意形变,可以呈直线型。

1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电凝杆的中央开设有一中空通道。

20、便于通过中空通道导出冲洗液,并回抽冲洗液。可以实现电凝杆的快速降温。

21、进一步优选的,两个电凝杆的端部均连接有接线端子;

22、两个电凝杆的端部连接同一个三通接头,所述三通接头与两个电凝杆的所述中空通道对接。

23、便于通过两个电凝杆分别连接电源正极以及电源负极。

24、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技术各较佳实例。

25、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优化双极电凝止血装置,通过间距调整机构,便于控制两个电凝杆之间的间距,便于伸入耳内。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调节两个电凝杆之间的外扩间距。通过径向延伸的径向延伸部与轴向延伸的轴向延伸部组合构成的l形延伸结构,便于实现了对耳道内壁的夹闭止血。相对于传统的轴向延伸的结构,大大的提高了可以止血的覆盖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耳内双极电凝止血设备,包括两个电凝杆,其特征在于,两个电凝杆的外围均包覆有绝缘层,两个电凝杆均包括并排设置的并排部以及从并排部向端部间距递增的外扩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内双极电凝止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延伸部与所述径向延伸部之间通过弯折部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耳内双极电凝止血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中空保护杆,两个电凝杆与所述中空保护杆滑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耳内双极电凝止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是形状记忆合金。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内双极电凝止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凝杆的中央开设有一中空通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耳内双极电凝止血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电凝杆的端部均连接有接线端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内双极电凝止血设备,包括两个电凝杆,其特征在于,两个电凝杆的外围均包覆有绝缘层,两个电凝杆均包括并排设置的并排部以及从并排部向端部间距递增的外扩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内双极电凝止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延伸部与所述径向延伸部之间通过弯折部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耳内双极电凝止血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青吴琼熊攀徐铭尉姚远张勤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