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以在皮内或皮下组织内均匀深度行走的缝合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09779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25 18: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以在皮内或皮下组织内均匀深度行走的缝合针,包括两个针尖、针体、缝线连接点和缝合线,所述针尖分别与所述针体的一端连接,所述针尖与所述针体连接处设置有若干条环形标记,用以指示所述针尖在皮内或者皮下的深度;所述针体由A段和B段组成,且A段长度大于等于B段长度,A段和B段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缝线连接点设置于所述针体任意位置,所述缝线连接点包括缝线接触口、缝线入口、缝线腔;所述缝线接触口大于等于所述缝线入口,所述缝线入口尺寸略小于所述缝线直径,所述缝线腔两端为逐渐变小的圆弧或者三角形;所述缝线连接点用以连接所述缝合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外科缝合,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以在皮内或皮下组织内均匀深度行走的缝合针


技术介绍

1、传统的弯曲带针缝合线,其针尖和针体在皮下层次走行时,与表皮距离是一个逐渐加深再逐渐变浅的过程。这种走行方式无法满足缝合针将缝线导引在皮下或皮内固定深度层次走行的需求。例如,在减张缝合中,需要将缝线固定在真皮层,防止缝线滑脱,以便更好地分散减张力,加快伤口闭合并减轻瘢痕形成。常用的弯针无法完全满足这一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此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可以在皮内或皮下组织内均匀深度行走的缝合针,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针尖、针体、缝线连接点和缝合线,所述针尖分别与所述针体的一端连接,所述针尖与所述针体连接处设置有若干条环形标记,用以指示所述针尖在皮内或者皮下的深度;所述针体由a段和b段组成,且a段长度大于等于b段长度,a段和b段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缝线连接点设置于所述针体任意位置,所述缝线连接点包括缝线接触口、缝线入口、缝线腔;所述缝线接触口大于等于所述缝线入口,所述缝线入口尺寸略小于所述缝线直径,所述缝线腔两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以在皮内或皮下组织内均匀深度行走的缝合针,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针尖、针体、缝线连接点和缝合线,所述针尖分别与所述针体的一端连接,所述针尖与所述针体连接处设置有若干条环形标记,用以指示所述针尖在皮内或者皮下的深度;所述针体由A段和B段组成,且A段长度大于等于B段长度,A段和B段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缝线连接点设置于所述针体任意位置,所述缝线连接点包括缝线接触口、缝线入口、缝线腔;所述缝线接触口大于等于所述缝线入口,所述缝线入口尺寸略小于所述缝线直径,所述缝线腔两端为逐渐变小的圆弧或者三角形;所述缝线连接点用以连接所述缝合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针,其特征在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以在皮内或皮下组织内均匀深度行走的缝合针,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针尖、针体、缝线连接点和缝合线,所述针尖分别与所述针体的一端连接,所述针尖与所述针体连接处设置有若干条环形标记,用以指示所述针尖在皮内或者皮下的深度;所述针体由a段和b段组成,且a段长度大于等于b段长度,a段和b段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缝线连接点设置于所述针体任意位置,所述缝线连接点包括缝线接触口、缝线入口、缝线腔;所述缝线接触口大于等于所述缝线入口,所述缝线入口尺寸略小于所述缝线直径,所述缝线腔两端为逐渐变小的圆弧或者三角形;所述缝线连接点用以连接所述缝合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的a段和b段均为直线,所述针体a段和b段的夹角为120°-13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合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线连接点还可以为空心孔状结构,设置于所述针体的任意位置,优选地,设置在所述针体的b段末尾或针体a段和b段的连接点处及附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缝合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线通过粘合、焊接、铆接、压紧等方式与所述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开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