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型船桨桨叶制备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85280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8: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桨叶制备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复合型船桨桨叶制备装置及方法,包括安装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方的打磨组件,所述打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安装板顶部的限位框,所述限位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输出轴一,所述输出轴一的另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侧壁啮合有齿条,所述齿条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一,所述连接块一的侧面内壁固定连接有矩形框架,所述连接块一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限位柱,通过设置打磨组件,可通过调节矩形框架的高度,从而实现对打磨盘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便于打磨盘对桨叶表面进行均匀打磨,从而实现对桨叶的制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桨叶制备装置,具体为一种复合型船桨桨叶制备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船桨桨叶是船桨的一部分,通常呈翼型设计,用于提供更大的推力和减少水阻,桨叶连接在桨杆的末端,船员握住桨杆用力划动,桨叶拨动水面,通过水波的反作用力使船前进,桨叶的设计和尺寸对划船效率和船只的推进力有重要影响。

2、现有的船桨桨叶制备过程通常包括设计模板、切割材料、涂布环氧树脂、捆绑碳纤维布、固定碳纤维布、去除模板、打磨、组装、测试以及涂装的步骤,从而实现对桨叶的制备。

3、而现有的桨叶制备装置在对船桨表面进行打磨过程中,需要操作人员手持船桨,并将船桨移动至打磨轮的侧面,通过打磨轮实现对船桨的表面进行打磨抛光,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由于操作人员手持船桨在进行打磨的过程中,由于不能精确地掌握对船桨的打磨位置,容易造成船桨的局部位置不能被有效地的打磨到,从而影响了船桨的使用效果,并影响了装置对船桨的制备效果,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复合型船桨桨叶制备装置及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型船桨桨叶制备装置,包括安装板(1),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板(1)上方的打磨组件(31),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组件(31)包括固定连接在安装板(1)顶部的限位框(311),所述限位框(31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电机一(312),所述电机一(31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输出轴一(313),所述输出轴一(313)的另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齿轮(314),所述齿轮(314)的侧壁啮合有齿条(315),所述齿条(315)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一(316),所述连接块一(316)的侧面内壁固定连接有矩形框架(3111),所述连接块一(316)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块(317),所述限位块(3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型船桨桨叶制备装置,包括安装板(1),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板(1)上方的打磨组件(31),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组件(31)包括固定连接在安装板(1)顶部的限位框(311),所述限位框(31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电机一(312),所述电机一(31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输出轴一(313),所述输出轴一(313)的另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齿轮(314),所述齿轮(314)的侧壁啮合有齿条(315),所述齿条(315)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一(316),所述连接块一(316)的侧面内壁固定连接有矩形框架(3111),所述连接块一(316)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块(317),所述限位块(317)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限位柱(318),所述限位柱(31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矩形块一(319),所述矩形块一(319)的侧壁与安装板(1)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矩形块一(31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一(3110),所述弹簧一(3110)的另一端与限位块(317)的底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船桨桨叶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组件(31)还包括固定连接在矩形框架(3111)内壁的电动推杆(3112),所述电动推杆(311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滑块(3113),所述滑块(3113)的外壁与矩形框架(3111)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块(31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3114),所述支撑架(311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机二(3115),所述电机二(311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输出轴二(3116),所述输出轴二(3116)的另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打磨盘(31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船桨桨叶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上方还设置有固定组件(32),所述固定组件(32)包括固定连接在安装板(1)底部的u型底板(321),所述u型底板(32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电机三(322),所述电机三(32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丝杆(323),所述丝杆(323)活动贯穿u型底板(321)的外壁并延伸至u型底板(321)的内部,所述丝杆(323)的另一端与u型底板(321)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丝杆(323)的外壁滑动连接有套接块(324),所述套接块(32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325),所述支撑块(32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u型顶板(326),所述u型顶板(326)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升降板(327),所述升降板(327)的外壁与u型顶板(326)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板(327)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矩形块二(328),所述矩形块二(32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二(329),所述弹簧二(32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块(3210),所述挤压块(3210)的外壁与矩形块二(328)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挤压块(3210)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插杆(3211),所述插杆(3211)的另一端外壁与u型顶板(326)的侧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圣恺
申请(专利权)人:灵均先进材料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