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材料与制造的,具体涉及一种纳米孪晶铜粗糙表面直接键合原子级仿真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半导体工艺的发展,器件尺寸不断缩小,传统的二维集成电路(2d ic)在提升集成度和性能方面逐渐接近物理极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三维集成电路(3d ic)技术应运而生,通过垂直堆叠多个芯片,极大地提高了器件集成度和信号传输效率。3d ic技术依赖于芯片之间的高密度互连,而垂直互连是其中的关键技术之一。通常,芯片的互连技术主要采用铜凸点和硅通孔(tsv)实现,这些技术可以满足一定尺寸下的互连需求。然而,随着器件尺寸的进一步减小,互连间距的降低对这些传统互连技术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在微米级甚至纳米级的互连结构中,铜互连材料的性能成为决定封装可靠性和电气性能的关键因素。
2、随着器件尺寸逐渐进入亚微米甚至纳米级别,传统的互连技术在工艺和可靠性方面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微凸点技术因其焊料在热压过程中容易被挤出,导致键合界面不均匀以及潜在的电气短路问题,尤其是在小于20μm的间距下愈专利技术显。此外,焊料本身的热稳定性较差,容易导致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米孪晶铜粗糙表面直接键合原子级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进行分子动力学仿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孪晶铜粗糙表面直接键合原子级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特征参数包括:晶格常数、密度、热膨胀系数、弹性常数、本征堆垛层错能、泊松比、体弹性模量、杨氏模量、剪切模型、径向分布函数、贝恩路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孪晶铜粗糙表面直接键合原子级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合适的原子间势函数包括:嵌入原子势函数、修正嵌入原子间势函数与机器学习原子间势函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孪晶铜粗糙表面直接键合原子级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进行分子动力学仿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孪晶铜粗糙表面直接键合原子级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特征参数包括:晶格常数、密度、热膨胀系数、弹性常数、本征堆垛层错能、泊松比、体弹性模量、杨氏模量、剪切模型、径向分布函数、贝恩路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孪晶铜粗糙表面直接键合原子级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合适的原子间势函数包括:嵌入原子势函数、修正嵌入原子间势函数与机器学习原子间势函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孪晶铜粗糙表面直接键合原子级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使用的第一性原理计算基于密度泛函理论,泛函包括pbe泛函与scan泛函,分子动力学方法首先使用经验势函数进行计算,势函数包括eam势函数和meam势函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孪晶铜粗糙表面直接键合原子级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胜,李泽源,郭宇铮,刘太巧,张召富,王安阳,余伟,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