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84412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8:3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滚动轴承,包括上轴承圈组、下轴承圈组与键槽,上轴承圈组包括有上轴承外圈与上轴承内圈,上轴承外圈与上轴承内圈之间滑动适配有若干个第一滚动体;下轴承圈组包括有下轴承外圈与下轴承内圈,下轴承圈组设置在上轴承圈组的底面上,下轴承外圈与下轴承内圈之间滑动适配有若干个第二滚动体,第一滚动体的直径大于第二滚动体的直径;键槽设置在上轴承内圈的内壁上。通过组合不同大小规格的滚动体使用,使其适应不同轴向的承载力的变化,提升接触疲惫强度和耐磨性,减少了轴承的磨损,有利于防止不同轴向的承载力的变化而被损坏,进一步提升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轴承,特别是涉及了一种滚动轴承


技术介绍

1、轴承是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随着科技不断发展,轴承的使用领域也越来越多。轴承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目前的轴承一般由外圈、内圈、滚珠和保持架四部分组成,通过在滚珠位置注入润滑油以减少摩擦,进而更好的实现其功能。

2、现阶段的滚动轴承,在轴承在周期负荷的作用下,单滚珠的接触外表很轻易发作疲惫破坏,即涌现龟裂剥落,这是轴承的重要破坏情势,同时,单滚珠的结构过于单一,在径向或轴向的承载力上过于薄弱,使轴承的接触疲惫强度和耐磨性能并不能达到高的要求,在同时面对径向承载力或轴向承载力时,很轻易发生损毁的状况,发生整个轴承机构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从而引发安全事故,造成生命财产安全等问题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滚动轴承,通过设置上轴承圈组与下轴承圈组,再通过第一滚动体与第二滚动体进行滚动配合,使轴向的承载力增强,通过组合不同大小规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滚动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轴承外圈(110)的内壁上设有上外环形槽(140),所述上外环形槽(140)的槽口向左凹,所述上轴承内圈(120)的外壁上设有上内环形槽(150),所述上内环形槽(150)的槽口向右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滚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轴承外圈(210)的内壁上设有下外环形槽(240),所述下外环形槽(240)的槽口向左凹,所述下轴承内圈(220)的外壁上设有下内环形槽(250),所述下内环形槽(250)的槽口向右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滚动轴承,其特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滚动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轴承外圈(110)的内壁上设有上外环形槽(140),所述上外环形槽(140)的槽口向左凹,所述上轴承内圈(120)的外壁上设有上内环形槽(150),所述上内环形槽(150)的槽口向右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滚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轴承外圈(210)的内壁上设有下外环形槽(240),所述下外环形槽(240)的槽口向左凹,所述下轴承内圈(220)的外壁上设有下内环形槽(250),所述下内环形槽(250)的槽口向右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滚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外环形槽(140)与所述上内环形槽(150)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下外环形槽(240)与所述下内环形槽(250)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滚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动体(130)在所述上外环形槽(140)与所述上内环形槽(150)之间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国安白春严敏
申请(专利权)人:标立电机珠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