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赶黄草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赶黄草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84282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8: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中药提取物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赶黄草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包括赶黄草茎55~80份、紫糯麦麸皮10~20份、根皮苷提取物10~25份。其制备方法为:步骤(1):按照组分比例将赶黄草茎原料与紫糯麦麸皮混合、预冷、低温超微粉碎;步骤(2):向粉碎后的原料中加入复合酶进行酶解。复合酶由纤维素酶、β‑葡萄糖苷酶、α‑鼠李糖苷酶复合而成;步骤(3):取灭酶后的原料,进行顺流三级提取,收集滤液。步骤(4):向步骤(3)的滤液中加入根皮苷提取物,搅拌混匀。步骤(5):过滤。制备得到的赶黄草复合物总黄酮和关键成分含量显著提升,药物生青味减少,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效果显著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提取物,具体涉及一种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赶黄草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本节中的陈述仅提供与本申请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并且可能不构成现有技术。

2、赶黄草penthorum chinense pursh,是古蔺地区传统的苗族药物。随着对赶黄草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不断深入,赶黄草被证明具有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基于前期研究,槲皮素、乔松素、山奈酚,儿茶素、单宁酸以及万寿菊素-7-o-[6``-(2-甲基丁酰基)]-葡萄糖苷、葛根素芹菜糖苷、飞燕草素-3,5-o-二葡萄糖氯化苷、土荆皮乙酸等被认为是赶黄草发挥抗非酒精性脂肪肝活性的关键成分。因此,将这些关键成分进行提取并富集起来,充分发挥其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3、然而,赶黄草中的黄酮类物质和单宁类物质多以各种形式的糖苷存在。与黄酮/单宁苷元相比,这些糖苷类物质水溶性相对较差。因此,传统的提取方法不能够充分将这些糖苷类物质提取出来,定向选择性较差。且糖苷的种类、数量和位置会影响其生物利用度。传统的提取方法得到的赶黄草茎提取液具有较浓的生青味,且热提法得到的提取液还伴有刺激性气味。在长期贮藏过程中稳定性差,容易产生沉淀,难以运用到食品研发中;并且传统提取方法的提取效率不高,定向选择性差,不能充分富集潜在的活性成分。因此,就急需一种具有抗非酒精性脂肪肝活性的赶黄草复合物,有效成分含量高,同时赶黄草提取物的风味和稳定性能够得到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提取物制备方法的局限性,提供了一种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赶黄草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当前提取方法提取效率低下、有效成分含量低并且生青味浓且不稳定易沉淀的问题,显著增加了复合物中黄酮/单宁苷元的含量,改善关键成分的吸收率。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3、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赶黄草复合物,包括赶黄草茎55~80份、紫糯麦麸皮10~30份、根皮苷提取物8~25份,所述赶黄草茎和紫糯麦麸皮通过复合酶酶解后与根皮苷提取物混合。

4、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复合酶由纤维素酶、β-葡萄糖苷酶、α-鼠李糖苷酶按1:0:1~3:3:2复合而成。

5、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赶黄草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步骤(1):按照前述的组分比例将赶黄草茎原料与紫糯麦麸皮混合、预冷、低温超微粉碎;

7、步骤(2):向粉碎后的原料中加入复合酶进行酶解、灭酶。

8、复合酶由纤维素酶、β-葡萄糖苷酶、α-鼠李糖苷酶按1:0:1~3:3:2复合而成;

9、步骤(3):将灭酶后的赶黄草茎原料分成等量的三份,进行两次顺流三级提取,收集滤液。

10、步骤(4):向步骤(3)的滤液中加入根皮苷提取物,搅拌混匀。

11、步骤(5):采用陶瓷膜进一步过滤。

12、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步骤(1)中预冷温度为-40~0℃,预冷时间为1~5h。

13、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步骤(1)中低温超微粉碎室温度8~20℃,粉碎时间25~60min。

14、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步骤(2)中酶解料液比为1g:2~5ml,酶添加量为0.5%~2%,酶解ph为3~6,酶解时间为1~3h,酶解温度为30~60℃;灭酶温度90℃,时间15min。

15、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步骤(3)中提取料液比为1g:10~50ml,提取温度30~60℃,提取时间为0.5~2.5h。

16、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7、1、一种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赶黄草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利用复合酶(纤维素酶、β-葡萄糖苷酶、α-鼠李糖苷酶)对赶黄草茎和紫糯麦麸皮进行酶解处理。三种酶联合使用更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显著增加了黄酮/单宁苷元的含量,从而可以提高黄酮/单宁糖苷的生物利用度;

18、2、一种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赶黄草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复合物是以赶黄草茎为基础,辅以紫糯麦麸皮、根皮苷。紫糯麦麸皮具有除热、养肝气的功效;且其中富含花青素如飞燕草素和膳食纤维,能够抗氧化、增强机体免疫力、调节肠道菌群和血清胆固醇。皮苷属于黄酮类中的二氢查尔酮类成分,具有抗氧化、治疗糖尿病、改善记忆能力等多种生物活性。三者在一定条件下复合不仅无需添加额外的甜味剂,而且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显著增强了复合物的抗非酒精性脂肪肝活性。且在长期贮藏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19、3、一种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赶黄草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利用低温超微粉碎对赶黄草茎和紫糯麦麸皮复合物进行前处理,可以使两者充分混合,粉碎后粒径和成分分布均匀。同时降低了粉碎过程中热量的产生,减少了热敏性的活性成分和挥发性成分的损失。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赶黄草复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赶黄草茎55~80份、紫糯麦麸皮10~20份、根皮苷提取物10~25份,所述赶黄草茎和紫糯麦麸皮通过复合酶酶解后与根皮苷提取物混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赶黄草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酶由纤维素酶、β-葡萄糖苷酶、α-鼠李糖苷酶按1:0:1~3:3:2复合而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赶黄草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赶黄草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预冷温度为-40~0℃℃,预冷时间为1~5h。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赶黄草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低温超微粉碎室温度8~20℃,粉碎时间25~60min。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赶黄草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酶解料液比为1g:2~5/ml,酶添加量为0.5%~2%,酶解pH为3~6,酶解时间为1~3h,酶解温度为30~60℃;灭酶温度90℃,时间15min。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赶黄草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提取料液比为1g:10~50ml,提取温度30~60℃,提取时间为0.5~2.5h。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赶黄草复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赶黄草茎55~80份、紫糯麦麸皮10~20份、根皮苷提取物10~25份,所述赶黄草茎和紫糯麦麸皮通过复合酶酶解后与根皮苷提取物混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赶黄草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酶由纤维素酶、β-葡萄糖苷酶、α-鼠李糖苷酶按1:0:1~3:3:2复合而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赶黄草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赶黄草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预冷温度为-40~0℃℃,预冷时间为1~5h。...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海燕段飞霞唐永清袁志鹏徐威刘怡君
申请(专利权)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泸州先进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