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压氧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84266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8:37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微压氧舱,包括:顶壁;底壁,与顶壁相对设置;至少三个侧壁,固定连接于顶壁与底壁之间,至少三个侧壁、顶壁和底壁共同围成使用空间,侧壁为向使用空间凸出的弧形结构。通过设置顶壁,能够承受使用空间内向上的压力;通过将侧壁设为向使用空间凸出的弧形结构,能够将使用空间内产生的作用于侧壁的压力分解为相垂直的两个方向的分力,侧壁的承压效果更好,能够提高微压氧舱的使用寿命以及安全性能,即将侧壁设为向使用空间凸出的弧形结构,能够分解使用空间内的较高压力,进而能够将侧壁设置得相对较薄,减少支撑件的设置,简化结构,减轻自重,便于运输和使用,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微压氧舱


技术介绍

1、现有的微压氧舱包括立式微压氧舱和卧式微压氧舱两种。其中,立式微压氧舱采用直立式结构,患者坐在舱室内;卧式微压氧舱则采用平放式结构,患者躺在舱室内。微压氧舱在使用时,患者进入舱室内,将舱门关闭以密封舱室,通过氧气输送系统向舱室内输送较高浓度的氧气,同时,通过控制装置调整舱室内的气压,便能够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其中,通过提高舱室内氧气的浓度,能够增加人体吸入的氧气含量,进而加速血液循环,促进代谢。

2、目前,微压氧舱在医疗领域,特别是在氧疗领域受到广泛应用,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和症状,如烧伤、产后恢复、脑损伤、慢性疲劳综合征等。但是现有的立式微压氧舱,为了提高其承压能力,防止其在长期承压的情况下发生损坏,而影响患者在使用时的安全性,通常将舱室外壁的厚度设置得较大,使得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微压氧舱,以解决为了提高其承压能力,而将舱室外壁的厚度设置得较大,使得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

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微压氧舱,包括:

3、顶壁;

4、底壁,与所述顶壁相对设置;

5、至少三个侧壁,固定连接于所述顶壁与所述底壁之间,至少三个所述侧壁、所述顶壁和所述底壁共同围成使用空间,所述侧壁为向所述使用空间凸出的弧形结构。

6、有益效果:通过设置顶壁,能够承受使用空间内向上的压力;通过设置底壁,能够承受使用空间内向下的压力并为微压氧舱提供支撑;通过将侧壁设为向使用空间凸出的弧形结构,能够将使用空间内产生的作用于侧壁的压力分解为相垂直的两个方向的分力,侧壁的承压效果更好,能够提高微压氧舱的使用寿命以及安全性能,即将侧壁设为向使用空间凸出的弧形结构,能够分解使用空间内的较高压力,进而能够将侧壁设置得相对较薄,减少支撑件的设置,简化结构,减轻自重,便于运输和使用,降低生产成本。

7、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微压氧舱包括:

8、至少三个第一支撑件,固定连接于所述顶壁与所述底壁之间,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支撑件之间设有所述侧壁。

9、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第一支撑件,侧壁承受的水平分力能够传递给第一支撑件,进而能够提高侧壁的承压能力。

10、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微压氧舱包括:

11、加强件,设于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侧壁的连接处。

12、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强件设于所述侧壁的外侧。

13、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加强件,并且将其设于侧壁的外侧,能够承受侧壁的竖直分力,进而减小第一支撑件受到的压力,且能够对侧壁进行限位,防止侧壁与第一支撑件分离,能够提高结构的整体承压能力。

14、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侧壁为亚克力壁;

15、和/或,所述侧壁与所述第一支撑件均设有四个;

16、和/或,所述侧壁的厚度为15mm-25mm。

17、有益效果:通过将侧壁设为亚克力壁,亚力克壁为透明结构,能够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感,减轻使用者的压迫感和恐惧,也便于观察者全面观察使用者的使用情况;通过将侧壁的厚度设为15mm-25mm,能够降低结构自重,便于运输,且能够节省材料,降低成本。

18、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顶壁包括:

19、第一框架,包括至少三个第一连接件,且所述第一连接件共同围成第一中空结构;

20、第一封闭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的上方,适于封闭所述第一中空结构;

21、和/或,所述底壁包括:

22、第二框架,包括至少三个第二连接件,且所述第二连接件共同围成第二中空结构;

23、第二封闭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框架的下方,适于封闭所述第二中空结构。

24、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第一框架,能够提高顶壁的结构强度,进而提高顶壁的承压能力;通过设置第二框架,能够提高底壁的结构强度,进而提高底壁的支撑强度。

25、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顶壁包括:

26、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两端与所述第一框架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中空结构内;

27、和/或,所述第一框架包括四个所述第一连接件;

28、和/或,所述第二框架包括四个所述第二连接件。

29、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第二支撑件,能够提高第一框架的结构强度。

30、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顶壁与所述底壁之间设有第三支撑件,所述第三支撑件的两端分别设于所述顶壁与所述底壁的中部。

31、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第三支撑件,能够为顶壁提供向下的拉力,进而减小顶壁与侧壁之间的拉力,顶壁不容易与侧壁发生分离,能够提高结构的整体性,进而提高结构的承压能力。

32、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其中一个所述侧壁上设有开口;

33、所述微压氧舱包括:

34、舱门框架,固定连接于所述开口内,所述舱门框架上开设有安装空间;

35、舱门,设于所述安装空间内。

36、有益效果:通过设置舱门框架,能够提高微压氧舱的结构强度;通过设置舱门,便于使用者进出使用空间。

37、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舱门为向所述使用空间凸出的弧形结构,所述舱门框架为平直结构。

38、有益效果:通过将舱门设为弧形结构,能够减小舱门受到的压力,进而提高舱门的使用寿命;通过将舱门框架设为平直结构,便于与侧壁进行连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压氧舱,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压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压氧舱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压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压氧舱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压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5)设于所述侧壁(3)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微压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3)为亚克力壁;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微压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1)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压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1)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微压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1)与所述底壁(2)之间设有第三支撑件(6),所述第三支撑件(6)的两端分别设于所述顶壁(1)与所述底壁(2)的中部。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微压氧舱,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侧壁(3)上设有开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微压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舱门(8)为向所述使用空间凸出的弧形结构,所述舱门框架(7)为平直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压氧舱,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压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压氧舱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压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压氧舱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压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5)设于所述侧壁(3)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微压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3)为亚克力壁;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微压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1)包括:

7.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德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正方园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