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速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84202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8:3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减速电机,涉及动力传输领域。该减速电机包括减速器及电机,减速器包括减速器壳体、行星轮组件及密封组件,行星轮组件可转动的设置于减速器壳体的内部,减速器壳体具有贯穿设置的第一配合孔,行星轮组件包括太阳轮轴,太阳轮轴的一端伸入第一配合孔内,密封组件套设于太阳轮轴的外侧壁上并与第一配合孔的孔壁配合,太阳轮轴设置有内花键;电机包括电机壳体及电机输出轴,电机壳体与减速器壳体可拆卸连接,电机输出轴可转动的设置于电机壳体上,电机输出轴设置有外花键,电机输出轴的一端伸入太阳轮轴,外花键与内花键啮合。本技术提供的减速电机兼具结构一体化与方便维护检修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动力传输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减速电机


技术介绍

1、在大功率、大扭矩工况下,常将电机与减速器搭配使用。为了降低整机的体积、重量及成本,市面上存在部分减速电机,将电机模块与减速模块整合成一体式的整机结构。

2、此类减速电机,在其电机模块与减速模块中的任意一个发生故障时,都需要将整机返厂维修,一方面会产生过高的运输成本,另一方面在运输与拆装的过程中,都容易损坏完好的电机模块或减速模块。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速电机,其电机与减速器既能够整合为整机结构,又能够相互拆分,兼具结构一体化与方便维护检修的特点。

2、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3、一种减速电机,包括:

4、减速器,所述减速器包括减速器壳体、行星轮组件及密封组件,所述行星轮组件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减速器壳体的内部,所述减速器壳体具有贯穿设置的第一配合孔,所述行星轮组件包括太阳轮轴,太阳轮轴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配合孔内,所述密封组件套设于所述太阳轮轴的外侧壁上并与所述第一配合孔的孔壁配合,所述太阳轮轴设置有内花键;

5、电机,所述电机包括电机壳体及电机输出轴,所述电机壳体与所述减速器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机输出轴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电机壳体上,所述电机输出轴设置有外花键,所述电机输出轴的一端伸入所述太阳轮轴,所述外花键与所述内花键啮合。

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组件包括第一止挡圈及第一油封,所述第一止挡圈套设于所述太阳轮轴上,所述第一油封套设于所述第一止挡圈上并与所述第一配合孔的孔壁配合。

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配合孔的孔壁沿轴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导油斜面及第一油封座,且所述第一导油斜面更靠近所述减速器壳体的内部,所述第一止挡圈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导油斜面与密封面,所述第二导油斜面与所述第一导油斜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油封套设于所述密封面上并与所述第一油封座配合。

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油斜面与所述第二导油斜面之间形成甩油通道,且由靠近所述第一油封的一端至远离所述第一油封的一端,所述甩油通道与所述第一配合孔的轴线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配合孔的孔壁上还设置有第一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所述第一导油斜面及第一油封座沿所述第一配合孔的轴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一轴承座与所述太阳轮轴的外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一轴承。

1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减速器壳体包括第一侧壳及第一后法兰,所述第一后法兰与所述第一侧壳连接并封盖所述第一侧壳的一端开口,所述第一配合孔设置于所述第一后法兰上,所述电机壳体与所述第一后法兰插接。

1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后法兰的相对两侧分别凸设有第一凸缘与第二凸缘,所述第一凸缘伸入所述第一侧壳的一端开口并与所述第一侧壳插接,所述第二凸缘伸入所述电机壳体并与所述电机壳体插接。

1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凸缘的外侧壁上凹设有第一嵌槽,所述第一嵌槽内嵌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外缘与所述第一侧壳抵持;和/或,

13、所述第二凸缘的外侧壁上凹设有第二嵌槽,所述第二嵌槽内嵌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外缘与所述电机壳体抵持。

1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行星轮组件还包括多个行星轮,所述减速器壳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行星架,多个所述行星轮设置于所述行星架与所述太阳轮轴之间并与所述行星架及所述太阳轮轴啮合;

15、所述减速器还包括与所述减速器壳体可转动的配合的减速器输出轴,所述减速器输出轴的一端设置有多个行星轴,多个所述行星轮分别可转动的套设于多个所述行星轴上,所述减速器输出轴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减速器壳体并与所述减速器壳体密封配合。

1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减速器还包括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与所述密封组件分别套设于所述太阳轮轴相对的两端的外侧壁上;所述减速器输出轴上还设置有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二轴承的外缘与所述第二轴承座配合。

17、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减速电机,其电机的电机壳体与减速器的减速器壳体可拆卸连接,电机的电机输出轴伸入减速器的太阳轮轴内实现内外花键的啮合。在运行场景下,电机与减速器为一体式的整机结构。当需要对电机或减速器中的任意一个进行修护检修时,只需解除电机壳体与减速器壳体之间的连接,并将电机输出轴退出太阳轮轴,即可将电机与减速器拆分为两个独立结构。因此,本技术提供的减速电机的有益效果包括:兼具结构一体化与方便维护检修的特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速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130)包括第一止挡圈(131)及第一油封(132),所述第一止挡圈(131)套设于所述太阳轮轴(121)上,所述第一油封(132)套设于所述第一止挡圈(131)上并与所述第一配合孔(1126)的孔壁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速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孔(1126)的孔壁沿轴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导油斜面(1128)及第一油封座(1129),且所述第一导油斜面(1128)更靠近所述减速器壳体(110)的内部,所述第一止挡圈(131)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导油斜面(1311)与密封面(1312),所述第二导油斜面(1311)与所述第一导油斜面(1128)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油封(132)套设于所述密封面(1312)上并与所述第一油封座(1129)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速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油斜面(1128)与所述第二导油斜面(1311)之间形成甩油通道,且由靠近所述第一油封(132)的一端至远离所述第一油封(132)的一端,所述甩油通道与所述第一配合孔(1126)的轴线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速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孔(1126)的孔壁上还设置有第一轴承座(1127),所述第一轴承座(1127)、所述第一导油斜面(1128)及第一油封座(1129)沿所述第一配合孔(1126)的轴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一轴承座(1127)与所述太阳轮轴(121)的外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一轴承(15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壳体(110)包括第一侧壳(111)及第一后法兰(112),所述第一后法兰(112)与所述第一侧壳(111)连接并封盖所述第一侧壳(111)的一端开口,所述第一配合孔(1126)设置于所述第一后法兰(112)上,所述电机壳体(210)与所述第一后法兰(112)插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减速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后法兰(112)的相对两侧分别凸设有第一凸缘(1121)与第二凸缘(1124),所述第一凸缘(1121)伸入所述第一侧壳(111)的一端开口并与所述第一侧壳(111)插接,所述第二凸缘(1124)伸入所述电机壳体(210)并与所述电机壳体(210)插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速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缘(1121)的外侧壁上凹设有第一嵌槽(1123),所述第一嵌槽(1123)内嵌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外缘与所述第一侧壳(111)抵持;和/或,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轮组件(120)还包括多个行星轮(122),所述减速器壳体(110)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行星架(1113),多个所述行星轮(122)设置于所述行星架(1113)与所述太阳轮轴(121)之间并与所述行星架(1113)及所述太阳轮轴(121)啮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减速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100)还包括第二轴承(160),所述第二轴承(160)与所述密封组件(130)分别套设于所述太阳轮轴(121)相对的两端的外侧壁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速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130)包括第一止挡圈(131)及第一油封(132),所述第一止挡圈(131)套设于所述太阳轮轴(121)上,所述第一油封(132)套设于所述第一止挡圈(131)上并与所述第一配合孔(1126)的孔壁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速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孔(1126)的孔壁沿轴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导油斜面(1128)及第一油封座(1129),且所述第一导油斜面(1128)更靠近所述减速器壳体(110)的内部,所述第一止挡圈(131)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导油斜面(1311)与密封面(1312),所述第二导油斜面(1311)与所述第一导油斜面(1128)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油封(132)套设于所述密封面(1312)上并与所述第一油封座(1129)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速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油斜面(1128)与所述第二导油斜面(1311)之间形成甩油通道,且由靠近所述第一油封(132)的一端至远离所述第一油封(132)的一端,所述甩油通道与所述第一配合孔(1126)的轴线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速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孔(1126)的孔壁上还设置有第一轴承座(1127),所述第一轴承座(1127)、所述第一导油斜面(1128)及第一油封座(1129)沿所述第一配合孔(1126)的轴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一轴承座(1127)与所述太阳轮轴(121)的外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一轴承(1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昕伟苏彧彬段文浩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