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节正丁烷催化裂解过程中乙烯、丙烯产率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83442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8: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调节正丁烷催化裂解过程中乙烯、丙烯产率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提供脱氢性能催化剂和裂解性能催化剂,并将两种催化剂耦合得到复合催化剂,然后将复合催化剂和石英砂混合后装填至反应器进行预处理;步骤S2.提供正丁烷和N<subgt;2</subgt;的混合进料气流,在反应条件下,将混合进料气流与反应器内的复合催化剂接触,进行催化裂解反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优化催化剂不同催化活性之间的耦合方式,构建最优组合上层脱氢性能催化剂,下层裂解性能催化剂的整合方式,提高串联反应的催化性能,正丁烷首先在脱氢性能催化剂上发生脱氢反应生成丁烯,丁烯进一步扩散到裂解性能催化剂表面发生裂解性能,实现活性位点和酸性位点的协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尤其是涉及一种调节正丁烷催化裂解过程中乙烯、丙烯产率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1、乙烯、丙烯等低碳烯烃是生产有机化工产品的基础原料,其市场需求不断增加,提高低碳烯烃产量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目前,约70%的低碳烯烃来源于蒸汽裂解工艺,但其存在诸多不足,如反应温度高、能耗大、产物分布固定等,已不能满足当今世界对石化行业“低碳、绿色、高效”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炼化一体化”推动石油化工转型升级,相较于传统的石脑油蒸汽裂解技术,轻烃及石脑油催化裂解技术可以在降低能耗、氢耗以及避免大量中间过程的基础上,实现定向化高产轻质烯烃及副产芳烃,同时显著降低综合能耗和碳排放。

2、催化裂解反应为典型的平行—顺序反应,目标产物乙烯、丙烯等低碳烯烃比原料烷烃更活泼,极易发生二次反应,造成低碳烯烃收率降低,因此,如何在保证原料充分转化的同时,实现高选择性催化裂解反应历程的调控,最大化抑制二次反应发生是关键所在;目前,hzsm-5分子筛催化剂由于具有良好的水热稳定性、可调变的硅铝比及独特的孔结构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催化裂解反应。但其微孔结构特性限制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调节正丁烷催化裂解过程中乙烯、丙烯产率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正丁烷催化裂解过程中乙烯、丙烯产率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脱氢性能催化剂选自CoOx@S-1、Pt/Al2O3、ZrO2、Ga2O3/ZrO2中的一种,所述裂解性能催化剂为分子筛型催化剂,所述分子筛型催化剂选自ZSM-5型、SAPO-34型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正丁烷催化裂解过程中乙烯、丙烯产率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脱氢性能催化剂和裂解性能催化剂耦合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脱氢性能催化剂和裂解性能催化剂粉末混合,然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节正丁烷催化裂解过程中乙烯、丙烯产率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正丁烷催化裂解过程中乙烯、丙烯产率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脱氢性能催化剂选自coox@s-1、pt/al2o3、zro2、ga2o3/zro2中的一种,所述裂解性能催化剂为分子筛型催化剂,所述分子筛型催化剂选自zsm-5型、sapo-34型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正丁烷催化裂解过程中乙烯、丙烯产率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脱氢性能催化剂和裂解性能催化剂耦合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脱氢性能催化剂和裂解性能催化剂粉末混合,然后挤压成型,过筛到40-60目得到复合催化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正丁烷催化裂解过程中乙烯、丙烯产率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脱氢性能催化剂和裂解性能催化剂耦合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脱氢性能催化剂和裂解性能催化剂分别挤压成型,过筛到40-60目,并混合得到复合催化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正丁烷催化裂解过程中乙烯、丙烯产率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脱氢性能催化剂和裂解性能催化剂耦合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脱氢性能催化剂和裂解性能催化剂分别挤压成型,过筛到40-60目,然后采用双床层的方式进行填充,将脱氢性能催化剂填充在双床层的上层,将裂解性能催化剂填充在双床层的下层,得到复合催化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正丁烷催化裂解过程中乙烯、丙烯产率的加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耀远吕扬平胡子恒黎汉生周广增吴芹张浩明史大昕陈康成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