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组合辊台重载对位装卸机。
技术介绍
1、在流水线打包完成后,重货需要集中堆放,然后人工或者通过叉车等工具将重货装载至车厢内,在实际操作中,人工装载的效率较低,且较为费力,并且装载的效率较慢,会出现重货堆积来不及装载的情况,也会出现货车排队等候装货的问题。叉车装载的危险系数较高,且叉车插入车厢的深度有限,针对宽度较大的货车,或者深度较深的厢式货车,无法完成装载。
2、基于上述问题,我们设计了一种可以实现高效装载的组合辊台重载对位装卸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实现高效装载的辊组合辊台重载对位装卸机。
2、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一种组合辊台重载对位装卸机,包括多功能机架,在所述多功能机架顶部安装有移动辊台,所述移动辊台与所述多功能机架之间配有推动装置,在所述多功能机架的底部靠近两端处安装有多点液压平移对位装置,所述多功能机架的顶部后端位置处安装有龙门架,在所述龙门架内上、下滑动设置有重载推入装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辊台重载对位装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功能机架(1),在所述多功能机架(1)顶部安装有移动辊台(2),所述移动辊台(2)与所述多功能机架(1)之间配有推动装置,在所述多功能机架(1)的底部靠近两端处安装有多点液压平移对位装置(3);所述多功能机架(1)的顶部后端位置处安装有龙门架(4),在所述龙门架(4)内上、下滑动设置有重载推入装置(5),所述多功能机架(1)的前端设置有进料装置(8),在所述多功能机架(1)的两侧之间设置有送料装置(6),所述送料装置(6)下摆后位于所述多功能机架(1)和所述进料装置(8)之间,从进料装置(8)处推入的物料经由所述送料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辊台重载对位装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功能机架(1),在所述多功能机架(1)顶部安装有移动辊台(2),所述移动辊台(2)与所述多功能机架(1)之间配有推动装置,在所述多功能机架(1)的底部靠近两端处安装有多点液压平移对位装置(3);所述多功能机架(1)的顶部后端位置处安装有龙门架(4),在所述龙门架(4)内上、下滑动设置有重载推入装置(5),所述多功能机架(1)的前端设置有进料装置(8),在所述多功能机架(1)的两侧之间设置有送料装置(6),所述送料装置(6)下摆后位于所述多功能机架(1)和所述进料装置(8)之间,从进料装置(8)处推入的物料经由所述送料装置(6)后落入所述移动辊台(2)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辊台重载对位装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辊台(2)的板面上均布有滚筒(21),滚筒(21)转动设置,部分所述滚筒(21)局部外凸至所述移动辊台(2)的上方,被装载的重货通过所述滚筒(21)支撑,部分所述滚筒(21)下凸至所述移动辊台(2)的外部,这部分所述滚筒(21)滚动支撑于所述多功能机架(1)的顶部,且支撑所述移动辊台(2)脱离所述多功能机架(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辊台重载对位装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门架(4)的内部设置有齿条(7),所述齿条(7)竖向设置,所述重载推入装置(5)与所述齿条(7)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辊台重载对位装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重载推入装置(5)包括活动支架(501)、中央控制器(9)和操作面板(10),所述活动支架(501)的两端插入所述龙门架(4)内,活动支架(501)的两端及前、后端面处均安装有滑轮(502),滑轮(502)贴合所述龙门架(4)的内壁,在所述活动支架(501)的顶部安装有减速电机(503),所述减速电机(503)连接有传动轴(504),所述传动轴(504)与所述活动支架(501)之间配合有轴承(505),所述传动轴(504)的末端设置有与所述齿条(7)啮合的齿轮(506),在所述活动支架(501)的前端安装有两台以上的液压推杆(507),所述液压推杆(507)的伸缩端穿过所述活动支架(501)后装配有推板(508);活动支架(501)面向推板(508)的那一端面处设置有一雷达支架(5551),通过所述雷达支架(5551)安装有定位测距雷达(5552),实时监测货物装卸完成状态,并将相关信息输入中央控制器(9),通过操作面板(10)进行人机交互;多点液压平移对位装置(3)由定位测距雷达(5552)和中央控制器(9)共同驱动,通过多点位移配合可以实现多功能机架(1)的整体平移与旋转对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辊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亿政,钟育冰,祝志芳,钟育青,卢全国,卢震,钟义崇,钟仁崇,叶裕华,徐栋,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中钰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