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可实现多种运动的机械结构。
技术介绍
1、脚踝是人体最容易受伤的部位之一,常见的脚踝损伤包括扭伤、韧带撕裂、骨折等。这些损伤会导致脚踝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严重的情况下可能需要手术治疗。脚踝运动训练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的运动和物理治疗方法,促进脚踝受伤部位的愈合和恢复功能。运动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脚踝的稳定性、灵活性和力量,减少再次受伤的风险,提高日常生活和运动能力。
2、但目前的踝关节运动训练设备在结构设计方面复杂,运动不协调;并且大多数踝关节运动机器人存在自由度数不足,导致运动训练模式单一,灵活性差,较难产生有针对性踝关节内翻、外翻进行牵位拉伸,无法满足对踝关节的多样化训练要求,使患者的踝关节运动训练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出一种可实现多种运动的机械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结构复杂且自由度数不足的问题。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可实现多种运动的机械结构,包括支撑板,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实现多种运动的机械结构,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支撑板(1)上设有下筒体(2),下筒体(2)通过下转轴(15)带动中筒体(3)沿Z轴转动,中筒体(3)的轴线与Z轴重合,中筒体(3)通过Y向转轴(13)铰接有上连接件(4),上连接件(4)的轴线与Y轴垂直,上连接件(4)通过上转轴(16)带动上筒体(5)沿X轴转动,上筒体(5)的轴线与X轴重合,上筒体(5)的侧壁固定有上平台(17),下转轴(15)、上转轴(16)和Y向转轴(13)均由驱动电机驱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多种运动的机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筒体(2)和上筒体(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实现多种运动的机械结构,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支撑板(1)上设有下筒体(2),下筒体(2)通过下转轴(15)带动中筒体(3)沿z轴转动,中筒体(3)的轴线与z轴重合,中筒体(3)通过y向转轴(13)铰接有上连接件(4),上连接件(4)的轴线与y轴垂直,上连接件(4)通过上转轴(16)带动上筒体(5)沿x轴转动,上筒体(5)的轴线与x轴重合,上筒体(5)的侧壁固定有上平台(17),下转轴(15)、上转轴(16)和y向转轴(13)均由驱动电机驱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多种运动的机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筒体(2)和上筒体(5)均包括筒体(6),筒体(6)内固定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上连接件(4)或中筒体(3)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实现多种运动的机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6)套接在上连接件(4)和中筒体(3)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实现多种运动的机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转轴(15)和上转轴(16)处的筒体(6)内侧壁固定有定位环(7),定位环(7)与上连接件(4)或中筒体(3)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洪鹏,王传章,王宁,姚新燕,田胜涛,王梓霖,董厚贤,刘小龙,杜帅鹏,张智博,林森,刘书明,
申请(专利权)人:新华响水潭抽水蓄能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