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控制器的外壳防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82906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8:29
本技术涉及电动控制器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动控制器的外壳防震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端内壁滑动连接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底端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圆柱,所述圆柱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前端内壁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壳体的前端内壁上通过弹簧一弹性连接有滑块,所述壳体的上端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壳体的上端右侧外壁上转动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左端内壁通过弹簧二弹性连接有压板。本技术中,通过承载板带动连接环、圆柱和连接杆带动滑块移动,滑块受到弹簧一的弹力作用和压板受到弹簧二的弹力作用,为电动控制器的震动留出缓冲的空间,且不易老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动控制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控制器的外壳防震结构


技术介绍

1、电动控制器是一种用于控制电动机运行的设备,通常通过调节电动机的电流、电压或频率来实现对电动机的控制。它可以是硬件设备,也可以是嵌入式系统中的软件程序,用于管理电动机的启动、停止、速度调节、方向控制等功能。

2、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3368966u公开了上述的一种电动车控制器的防震外壳,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上盖,所述底座上设有多个用于固定的固定孔,底座的底部第一防震垫,所述每个固定孔的下边设有缓冲橡胶圈。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橡胶圈上通孔的大小与固定孔的大小相等。进一步地,所述上盖与底座之间设有第二防震垫,所述第一防震垫和第二防震垫的大小相等。该技术通过结构简单,设计巧妙,防震效果好,可以防止电动车在行驶过程中,控制器上的电器元件掉落。

3、上述技术中,虽通过第一防震垫、第二防震垫和缓冲橡胶圈,起到防震的效果,但是第一防震垫、第二防震垫和缓冲橡胶圈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老化失去弹性,为此提出一种电动控制器的外壳防震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控制器的外壳防震结构,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上端内壁滑动连接有承载板(7),所述承载板(7)的底端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圆柱(9),所述圆柱(9)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环(8),所述连接环(8)的前端内壁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1),所述壳体(1)的前端内壁上通过弹簧一(13)弹性连接有滑块(12),所述壳体(1)的上端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0),所述壳体(1)的上端右侧外壁上转动连接有盖板(4),所述盖板(4)的左端内壁通过弹簧二(6)弹性连接有压板(3),所述壳体(1)的前端内壁上转动连接有辅助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控制器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控制器的外壳防震结构,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上端内壁滑动连接有承载板(7),所述承载板(7)的底端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圆柱(9),所述圆柱(9)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环(8),所述连接环(8)的前端内壁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1),所述壳体(1)的前端内壁上通过弹簧一(13)弹性连接有滑块(12),所述壳体(1)的上端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0),所述壳体(1)的上端右侧外壁上转动连接有盖板(4),所述盖板(4)的左端内壁通过弹簧二(6)弹性连接有压板(3),所述壳体(1)的前端内壁上转动连接有辅助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控制器的外壳防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组件包括散热板(2),所述散热板(2)的底端外壁转动连接在壳体(1)的前端内壁上,所述壳体(1)的前端内壁上通过弹簧三(5)弹性连接有嵌块(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控制器的外壳防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一(1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前端内壁上,所述弹簧一(1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滑块(12)的前端外壁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备马王诚肖诗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德诺智能配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